-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昌生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
三级甲等
针灸科
-
针灸时长不同对消化功能影响不同,涉及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胃肠血液循环、神经调节等方面。 1. 胃肠蠕动:短时间针灸可能轻微刺激胃肠蠕动,使其稍有加快;长时间针灸可能使胃肠蠕动显著增强,促进食物排空。 2. 消化液分泌:较短时长针灸或许仅引起少量消化液分泌增加;较长时间针灸可促使胃酸、胆汁等消化液大量分泌,利于食物消化。 3. 消化酶活性:短时长刺激可能对消化酶活性提升有限;长时长针灸可明显提高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能力。 4. 胃肠血液循环:短时间针灸使胃肠血液循环有一定改善;长时间针灸能让胃肠血液循环显著加快,为消化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 5. 神经调节:短时长针灸对胃肠神经调节作用较弱;长时长针灸可有效调节胃肠神经功能,改善消化功能紊乱。 针灸时长不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灸时长以改善消化功能。
2025-05-21 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