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曾骏文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屈光专科
-
耳朵内侧出现小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耳后淋巴结肿大、瘢痕疙瘩、外耳道胆脂瘤等因素引起。 1.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会有疼痛、化脓。 2. 外耳道疖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挖耳、游泳等损伤外耳道皮肤易诱发,表现为剧烈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 3. 耳后淋巴结肿大:头面部、耳部的炎症可导致耳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通常在炎症控制后会缩小。 4. 瘢痕疙瘩:多因耳部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形成,表现为隆起的肿物,质地硬,表面光滑。 5. 外耳道胆脂瘤:是阻塞于外耳道骨部的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可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耳朵内侧小疙瘩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若发现应及时关注。若疙瘩持续不消退、增大、疼痛或伴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方法因病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或手术治疗等,具体应遵医嘱。
2025-04-29 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