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俏庭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精神医学科
-
心理干预改善睡眠可从认知调整、放松训练、情绪管理、建立良好睡眠习惯、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 1. 认知调整:改变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如过度担心失眠后果等,树立正确的睡眠观念。 2. 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帮助身体和心理放松,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3.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应对负面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如写日记、运动等,保持情绪稳定。 4. 建立良好睡眠习惯:固定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5. 心理疏导: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倾诉内心困扰,缓解心理压力。 通过上述心理干预方法,能从心理层面改善睡眠状况。若睡眠问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艾司唑仑、佐匹克隆、阿戈美拉汀等药物。但用药需遵医嘱。
2025-04-17 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