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息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胃出血、恶变倾向、幽门梗阻、影响营养吸收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1. 消化不良:胃息肉可能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2. 胃出血:较大的息肉或表面有糜烂、溃疡的息肉,在食物摩擦或胃酸刺激下,容易发生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 3. 恶变倾向:部分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存在恶变的风险,可能发展为胃癌。 4. 幽门梗阻:如果息肉生长在幽门附近,可能会阻塞幽门,导致胃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出,引起幽门梗阻,出现上腹部饱胀、呕吐等症状。 5. 影响营养吸收:长期的息肉存在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营养不良表现。 总之,胃息肉虽然多数为良性,但仍可能带来多种危害。一旦发现,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4-12-02 23:4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gastrie polyp)是指突出于胃黏膜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多因症状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根据病理形态常将胃息肉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四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