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麦韵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大便不通,主要与肠道炎症、肠道功能紊乱、饮食不当、精神因素、药物副作用等有关。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1.肠道炎症:慢性结肠炎会使肠道黏膜受损,产生炎症反应,影响肠道蠕动,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大便不通。 2.肠道功能紊乱: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道神经调节失衡,肠道蠕动节律异常,使粪便不能顺利排出。 3.饮食不当:长期摄入低纤维、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饮水不足,容易造成粪便干结,难以排出。 4.精神因素: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肠道功能,引发便秘。 5.药物副作用:某些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如止泻药、抗胆碱能药物等,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导致大便不通。 6.肠道菌群失调:炎症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消化和排泄功能。 总之,慢性结肠炎患者出现大便不通的情况较为常见,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改善症状。
2024-12-02 1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