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叶石才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突出的小肿块,一般在体检中通过B超发现。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多个因素:
2020-03-23 13:32
胆囊息肉的手术决策基于息肉的大小、数量、增长速度以及患者是否存在症状等因素。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通常采取观察策略。
1. 息肉大小:单个息肉如果小于1厘米,且无明显增长,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
2. 症状存在:如果息肉引起疼痛、黄疸等症状,或有胆囊炎病史,可能需要手术。
3. 增长速度:息肉迅速增大可能是恶变信号,需考虑手术。
4. 息肉类型:某些类型的息肉(如腺瘤)癌变风险较高,医生会建议手术。
5. 个人风险因素:年龄、家族病史、肥胖等风险因素可能影响手术决策。
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医生通常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以监测变化。若息肉稳定无症状,可不急于手术。然而,任何胆囊息肉都应定期随访,因为尽管小息肉癌变几率低,但并非绝对安全。如有疑问,应咨询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专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