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潘兴飞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疾病科
-
肝吸虫病,亦称为华支睾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发的寄生虫性疾病。此病源于食用未充分烹饪的淡水鱼虾,肝吸虫在其生存过程中对胆管上皮和血管造成损伤,激发胆管内膜及周围炎症反应,长期发展可致胆管狭窄、肝细胞萎缩,甚至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后果。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9-06-27 14:33
1.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2.发病机制:肝吸虫在胆管内活动破坏上皮组织,引起胆管炎症,导致胆汁淤积。
3.病理变化:胆管上皮增生、胆管壁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4.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消化不良、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5.并发症:长期感染可引发胆石症、胆管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等。
肝吸虫病作为食源性寄生虫病,预防关键在于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接受驱虫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肝吸虫病即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因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未煮熟的鱼、虾类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广东地区发病率较高,达5%-10%。通常起病不明显,潜伏期一般1-2个月左右,如一次性或短期内食用较多含有囊蚴的生鱼片或生虾片,可能会急性发病,可能在15-25天左右发病,轻症通常无症状,可能食欲较差。祝您健康。
2019-06-21 1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