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其引起月经量多的原因较复杂,包括异位内膜的周期性出血、激素失衡、炎症反应、子宫肌层收缩异常、病灶影响子宫结构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能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量;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能降低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病灶较大的患者,可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去除异位病灶,恢复子宫正常结构。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4. 激素调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调整激素水平,改善月经情况。 5. 中医调理:部分患者可尝试中医治疗,如中药调理、针灸等,但需在正规中医机构进行。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月经量多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
2024-11-22 03:1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变程度很不相符,临床表现很严重的患者,其病变可能是轻度的或局限的,而病变广泛甚至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变形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却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