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病有可能引起贫血,主要原因包括胃黏膜损伤、胃酸分泌异常、营养吸收障碍、慢性失血、自身免疫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8-08 13:41
1.胃黏膜损伤:胃黏膜受损后,影响铁、维生素 B12 等吸收,导致贫血。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
2.胃酸分泌异常:胃酸不足会影响铁的吸收。可补充稀盐酸改善。
3.营养吸收障碍:如萎缩性胃炎,影响维生素 B12 等吸收。可补充维生素 B12 注射液。
4.慢性失血:胃溃疡等疾病导致长期少量出血。治疗原发胃病,必要时使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
5.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破坏胃黏膜细胞。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
总之,胃病引起的贫血需要综合治疗,既要治疗胃病,又要纠正贫血。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监测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