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可慰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尿道炎若持续发展成慢性炎症,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增生现象,最终导致尿道狭窄,影响排尿功能。长期慢性炎症是尿道增生的主要诱因之一,此外,尿道损伤、异物刺激、反复感染也可能促使增生发生。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8-07-24 09:36
1.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尿道炎会不断刺激尿道黏膜,导致组织增生,形成狭窄。
2.尿道损伤:尿道受到物理性损伤后,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过度修复,造成增生。
3.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或其他异物长时间刺激尿道,增加增生风险。
4.反复感染:频繁发作的尿道炎使尿道处于炎症状态,增加增生的可能性。
5.免疫反应:机体对长期炎症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尿道黏膜的异常增生。
面对尿道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以防炎症迁延成慢性,进而引发尿道增生等并发症。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能有效控制感染,必要时结合局部治疗,如尿道冲洗,以减少炎症对尿道的刺激,预防增生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