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念平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
急性黄疸型肝炎伴胆管肿胀,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等原因引起,表现为黄疸加深、右上腹痛等症状。治疗需先稳定病情,控制炎症,必要时进行胆道引流或手术干预,同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8-03-26 10:56
1.稳定病情:首先需住院观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若为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使用干扰素α、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
3.抗生素治疗:存在胆道感染时,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
4.胆道引流:胆管严重阻塞或感染时,可能需行胆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5.手术干预:对于胆石症引起的胆管梗阻,必要时需进行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手术。
6.对症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使用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分泌,以及营养支持。
急性黄疸型肝炎伴胆管肿胀治疗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运用上述措施,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