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病导致贫血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胃黏膜脱垂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8-01-25 22:56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萎缩,胃酸及内因子分泌减少,影响铁和维生素 B12 的吸收,从而引发贫血。
2.胃溃疡:胃黏膜受损,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
3.胃息肉:较大的息肉表面可能糜烂出血,造成慢性失血,进而导致贫血。
4.胃癌:肿瘤侵犯血管引起出血,同时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易出现贫血。
5.胃黏膜脱垂:反复的黏膜脱垂可造成黏膜损伤出血,导致贫血。
总之,当出现胃部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维生素 B12 制剂;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