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糜烂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酸反流、不良饮食习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药物刺激、精神心理因素等。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7-11-14 23:28
1.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导致糜烂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会刺激食管黏膜。应保持饮食清淡、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3.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会使胃酸容易反流。可服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增强括约肌功能。
4.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必要时需调整用药。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会影响病情。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总之,治疗糜烂性食管炎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