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EB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情况。是否能治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7-02-20 09:44
1.EB病毒感染原理: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后会潜伏在淋巴细胞中,可能引起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常见症状:发热、皮疹、咽峡炎、肝脾肿大等。
3.严重情况: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疾病。
4.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EB病毒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
5.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发热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病情严重时,可能会使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6.预后情况:多数患者可自愈,少数可能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
总之,EB病毒感染的预后因人而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EB病毒?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与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鼻咽癌以及非洲儿童的淋巴癌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病毒之一。EB病毒全世界可见,90%以上的成人有过感染。据调查,EB病毒与全球约1%的肿瘤发病有关联。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与口腔腺体肿瘤、胸腺瘤、器官移植后肿瘤以及艾滋病病人所患的B淋巴细胞瘤等有密切联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