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保健品为何会致结肠黑变病?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表示,他们在给病人做肠镜时,经常发现一些病人肠壁上出现交错的黄黑斑,就像豹纹一样。只要一问,他们几乎都有服用减肥、通便保健品来排“宿便”的经历。由于通便保健品的代谢产物在肠壁上被吸收沉积,导致这种以前非常少见的“结肠黑变病”,有成为常见病的趋势。 所谓的“排毒清宿便”其实就是人为制造腹泻,通过化学刺激促进结肠蠕动,从而引起排便。这样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损伤肠黏膜,导致结肠病变,甚至诱发结肠癌。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通便保健品导致结肠黑变病,主要原因有化学刺激、肠道功能紊乱、损伤肠黏膜、代谢产物沉积、增加结肠病变风险等。 1.化学刺激:通便保健品中的某些成分通过化学刺激促进结肠蠕动,造成肠道不规律收缩,影响正常功能。 2.肠道功能紊乱:长期使用会破坏肠道自身的节律和平衡,导致排便习惯异常。 3.损伤肠黏膜:直接损害肠黏膜,使其屏障功能受损,易引发炎症和病变。 4.代谢产物沉积:代谢产物在肠壁吸收沉积,改变肠壁外观和结构。 5.增加结肠病变风险:可能诱发结肠炎症、息肉,甚至增加结肠癌的发生几率。 总之,为了肠道健康,应避免盲目使用通便保健品。若有便秘等问题,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科学治疗。
2024-10-18 12:4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可逆性的病变。以老年人居多,男性略高于女性,多发于结肠远端。以往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纤维肠镜的广泛应用及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结肠黑变病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我国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常因长期便秘,久服含有色素的泻药,如葸醌类的波希鼠李皮、番泻叶、果导片、芦荟胶囊、大黄等而致病。但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色素来源尚不甚清楚。多数患者仪有腹胀、便秘和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