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月经期乳房肿胀可能由激素变化、乳腺增生、情绪因素、内衣不合适、饮食不当等引起。 1. 激素变化: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增生和水肿,引起乳房肿胀。一般月经结束后会逐渐缓解。 2.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常见原因之一。增生的乳腺组织在月经期可能会加重肿胀感。可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明确。 3. 情绪因素:长期焦虑、紧张、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导致乳房肿胀。需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 内衣不合适:过紧的内衣会影响乳房血液循环,加重肿胀。应选择合适尺码和舒适材质的内衣。 5.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咖啡因、高盐或高脂肪食物,也可能引发乳房肿胀。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此类食物摄入。 如果月经期乳房肿胀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疼痛、肿块等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0-22 16: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病情分析:您好,经期及经期前出现头痛,乳房胀痛,疲劳,紧张,全身乏力,精神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盆腔沉重感,腹痛,腹泻,钝性腰背痛,鼻塞,水肿等症状都是正常的现象。意见建议:月经前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分紧张,少吃盐,可以预防和减轻症状。注意月经期间的外阴清洁卫生,忌生、冷、辛辣食物,穿用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并经常换洗。
2024-10-22 16:0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病情分析:考虑月经期由于体内的激素水平,易导致胸部胀痛不适的情况,月经结束后好转所以考虑这种情况还是属于正常范围的,意见建议:建议您不要过于担心,一般是不需要治疗,如果疼痛厉害的话考虑是可以服用逍遥丸试试的,注意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的
2024-10-22 16:0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医生建议: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建议服用气血和胶囊,这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于妇女月经过少,经期后错,行经不畅,经色黯红有血块,小腹或少腹疼痛,乳房胀痛,或伴有黄褐色斑等面部色素沉着。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祝你早日康复!
2024-10-22 16:0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你好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有许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的现象,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就会胀痛难受.月经来潮后,上述变化可消失.但也不能排除有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的可能,乳腺增生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常见于青中年妇女.病因系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雌,雄激素比例失调或者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导致.表现为乳房胀痛和肿块,疼痛与月经有关,经前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同时,临床上还有部分怀孕初期孕妇常感到乳房胀,硬,有触痛,乳头疼痛,这是由于怀孕时体内大量分泌雌性激素所导致的.意见建议:建议您密切观察乳房肿痛的情况,如果月经正常来潮后还出现乳房肿痛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对于囊性增生病的治疗,其方法有三:一是定期检查.一旦被诊断为囊性增生病,患者应定期(如一年2-3次)到专科医院去诊查,以便早期发现是否有异常团块(癌块).这种异常团块,有时单凭医生用手触摸也难诊断,因此,还必须借助于一些特殊的器械检查,甚至还需要病理活检才能确诊.二是坚持服药.囊性增生病是慢性病,内分泌失调严重,病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囊状肿块消失慢,治疗时间长,有时需要内服药物半年到一年才起效.因此,患者必须保持平衡心态,并有"持久战"的信心.用药建议采用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和软坚散结之功效为一体的中药."五联整合"疗法具有调节机体激素平衡,抑制乳腺上皮增生,促进增生细胞向正常转化,使增生的组织恢复正常,并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三是手术全切除.这是只有局部病变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即只要将局部大块病灶切除,多能收到肯定性治疗效果.如果已有明显的癌变趋势,或经活检确诊为癌前病变,应行单纯乳切除术,以策安全. 除此以外,当患者出现溢乳时,还要注意与高催乳素血症或闭经溢乳综合征区别开来,以防误诊.
2024-10-23 05:4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