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两岁宝宝口吃可能由语言发育未完善、模仿他人、心理因素、神经系统发育、家庭语言环境复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语言训练、心理疏导、改善环境等方法帮助改善。 1. 语言发育未完善:宝宝的语言中枢和发音器官还在发育中,有时会出现口吃现象。家长要有耐心,多与宝宝交流,鼓励其慢慢表达。 2. 模仿他人:宝宝可能模仿口吃者说话而出现口吃。要让宝宝远离这种不良影响。 3. 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可能导致口吃。家长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减少宝宝的心理压力。 4. 神经系统发育:部分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语言表达。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改善,同时要多进行语言刺激。 5. 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或语言混乱,宝宝难以适应。应保持单一、清晰的语言环境。 总之,家长要关注宝宝口吃的情况,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若口吃情况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2024-10-22 16: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2024-10-22 16:4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没事的,宝宝还小,有些词什么的都还弄不清楚,他得想了才说,就会造成口吃或一个字说两遍或几遍的现象,这都是正常情况,长大一些就会有好转的了。
2024-10-22 16: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锦春 住院医师
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一定要引导,话可以慢慢说,可以一字一字的说,还有一定要远离口吃者,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学口吃。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2024-10-22 16:4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口吃常发生在2~5岁左右。此时,正是儿童言语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儿童对周围兴趣逐渐扩大,词汇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因为言语功能还不成熟,不善于选择词汇,声音互相连接不太流利,因此,说话有时表现为迟疑不决、重复。这是生长发育的一个自然现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而因精神因素,不良的生活条件而引起的口吃,就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功能病状。突然的精神因素,如受惊、突然变换环境、父母死亡、严厉的惩罚等,较长期的精神因素,如与父母分离等,都可引起口吃。突然强烈的声音剌激,常是年幼儿童口吃的原因。另外,也可由于模仿其他口吃的人而引起。在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创伤之后,大脑功能活动削弱,容易紧张过度,也会发生口吃,且日久后变成习惯。口吃常见于衰弱或特别易兴奋的儿童。 口吃的基本病状是言语装置肌肉的痊孪。除口吃以外,还伴有其他神经症现象:易兴奋、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胆小、睡眠障碍、恐惧或其他情绪反应、:遗尿、食欲低下等。学龄儿童进学校以后,言语活动大大增加,由于周围人的嘲笑,以及不能很好地回答学习上的问题,使儿童对言语缺陷感到痛苦,加重焦虑不安情绪和神经症的病状或采取消极逃避态度,如儿童怕说话,年龄较大的儿童不敢多参加社会活动,变得孤独、羞怯、踌躇、自卑等。 幼儿口吃的治疗,必须尽可能地从早期开始,因为,口吃可按“条件联系”的机理巩固下来,“病理条件联系”越巩固,则消失越慢。治疗口吃时,首先要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周围人的模仿、嘲笑。不要使周围人过分注意患儿的缺陷,当病孩在场时,不要谈论其病态,以解除患儿的紧张心情。家长应积极鼓励患儿主动练习,支持和指导患儿战胜口吃。口吃严重时期,让小儿安静,不要强迫他说话,不要催促他重复说清楚。 指导儿童进行言语训练,用简单的对答方式.一问一答,放慢言语速度,使小儿说话时呼吸逐渐正常,使口吃现象减轻。成人与患儿说话时要平静,放慢速度,发音清楚。年龄较大的儿童,直接教他慢慢有节奏地说话、朗读。同时,要向患儿说明口吃的性质,用一切方法安慰、鼓励患儿,增加其信心,减少对言语的精神紧张。 药物方面可使用小剂量嗅剂,或利眠宁5~10毫克,每日1~2次,以减轻肌肉、呼吸紧张,增加训练效果.但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口吃的儿童,除加强训练外,可配合用针刺治疗。
2024-10-23 05:2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