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春丽 主治医师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这个有没有饮酒史,有没有肝炎病史,如乙肝,甲肝,丙肝等,有没有自免肝病史?这些都可能导致黄疸型肝炎,建议查相关检查,确定导致黄疸型肝炎原因,然后直接原发病,如针对肝炎抗病毒,戒酒等,其次为对症治疗,利胆如用熊去氧胆酸,护肝,如降转氨酶保护肝功能等。
2018-07-03 16: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 本病的现代针灸治疗,始于五十年代初,1958年之后,陆续出现了具有一定数量样本的报道,但未能推广.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针灸治疗本病已获得医务界的极大重视,在上海,湖北,江苏等10余个省市广泛开展了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根据近年来临床数据的统计,针灸治疗本病,无论近期或远期疗效,成人或儿童,其治愈率均在85%左右[
2016-07-08 05:21
1].不仅复发率低,且和中药或西药比较,在恢复食欲,消退黄疸,改善肝功能等方面,针灸均略胜一筹[
2]. 当然,针灸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也有一定适应症.一般适于普通型,重型病人针灸只是综合措施之一.其次,即使是普通型,也最好是单纯性的,不宜有夹杂症.另外,针刺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疗效不及黄疸型.目前,我国比较公认的针灸适应症标准是:
(1)病程在2周以内;
(2)具有上述典型临床症状;
(3)体征方面见肝脏肿大,局部有压痛和叩痛,黄疸;
(4)肝功能试验有2项以上异常[
3]. 关于针灸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作用机理尚不够清楚,有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针刺可能是通过利胆作用促使黄疸下降的因素之一;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观察提示,针刺的作用可能与提高人体特异免疫功能有关[4~6].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阳,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或太冲透涌泉),胆俞. 配穴:发热加曲池;胁痛加期门,太冲;恶心呕吐加内关;黄疸甚加阳纲;腹胀加天枢.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两对透穴可轮换应用,每次用一对,配穴据症选加.针用泻法,刺激可较强,但不宜超出病人耐受程度.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运针2~3次.每日针1~2次,14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据有关报道451例中,临床有效率为80~100%[5~8,13].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腹股沟淋巴结,肝俞,胆俞,脾俞. 配穴:腹胀纳差加足三里;尿黄加三阴交. (二)治法 大椎穴先垂直刺入然后退出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入3~4毫米(应注意避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使针感传至左右肩部后施泻法不留针.腹股沟淋巴结刺法:触摸到淋巴结后,以左手拇,食指固定,右手持针,快速刺入淋巴结中,略作提插捻转,待针感沿淋巴管传道即出针,以取右侧淋巴结为主,亦可双侧交替.肝,胆,脾俞刺法:针尖以45°角向后正中线刺入,略向上方(相当于横突间),行提插捻转手法,待肝区出现抽动时起针.上述刺法,均于每穴得气后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运针3~5次,不留针.日行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400例,临床治愈率为98.5%,平均治愈天数为32.4天[
4,9]. 电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太冲透涌泉. 配穴:肝俞,胆俞,阳陵泉,至阳.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针刺得气后,用G6805型电针机的两极导线分别接于毫针上,采用疏密波,病人感疼,麻,胀或肌肉颤动,强度以能忍受为度.效不明显,改用配穴.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电针治疗111例,临床治愈率85%左右[
5,10].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
1,肝,胰胆,脾,三焦.
2,①角窝三点:神门,子宫,下脚端;②屏间切迹四点:屏间,切迹前后,切迹下;③耳舟一线:锁骨,肩,肩关节;④耳轮脚下缘一线:口,食道,贲门,胃,脾;⑤耳根三点:上耳根,下耳根,耳迷根. 配穴:肝痛加神门,交感;恶心加胃,食道,神门;腹胀加大肠,三焦. (二)治法 主穴任取一组,配穴据症酌加.第1组按常规方法将王不留行子贴于穴区,第2组分“点”“线”贴压.“点”的贴法同上,“线”则按部位长度,以宽0.6厘米之长胶布,串排王不留行子,每子相距半粒许,贴压固定在耳穴线上.嘱患者用食,拇指做间歇对压,使耳部有胀痛感,手法不宜过重,以防压破皮肤.每次均仅取1侧穴,每周换贴2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共治104例,治愈10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耳穴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治愈时间上均优于中西药物对照组[
11,12].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著,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发热,恶心欲呕,腹胀纳呆,身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用龙虎汤(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或用茵鸡黄草汤(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治疗,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症见:发热口渴,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有灼热感,身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茵陈,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治疗黄疸型肝炎40例,总有效率为98%.
3.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身目发黄.色暗淡,尿黄,纳少,恶心,腹胀痛,大便稀溏,倦怠,舌淡,苔白腻,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利胆退黄法: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巩膜皮肤黄染,小便短少,如浓茶色,大便燥结,腹满或胀,两胁下胀满拒按,口中热臭,舌红,苔黄厚腻或黄燥,脉弦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利尿退黄法: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腻,脉滑.方用茵陈四苓汤(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加薏苡仁,车前草,杏仁等治疗,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枢机不利型.症见: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 7.芳香化湿法: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腻,脉濡或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治之,疗效卓著.
8.健脾化湿法: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身目萎黄晦暗,不思饮食,腹脘胀满,恶食,小便短黄,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方以六神散加味(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出现黄疸当然你得治疗可以去消化内科或普外科检查.可以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等检查明确黄疸的原因然后采取治疗.建议服用葵花护肝片,护肝片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肝降酶药物,尤其是主要成分五味子降酶快、力度强。平时注意饮食生活调节就好,不需要刻意服药转阴,过多药物反而会引发肝损伤,损害肝功能,加重肝脏问题黄疸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2016-07-08 05: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一、水冲击疗法: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使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饮水,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的葡萄糖液,以移换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复施行,可冲洗瘀积在肝内、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使之由尿排出,从而缩短黄疸期。二、引流:十二指肠引流,通过利胆排出毒素,有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三、中医中药:苗药平黄安肝汤秉承“拔毒平乱”的治病理念,疏肝健脾,滋阴生津,杀灭肝炎病毒的同时调理机体,达到治疗黄疸型肝炎,增强抵抗力、预防再发的效果。
2016-07-08 05:3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所谓的重型肝炎是一种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严重危害病人生命的肝脏疾病。患者常有高热,消化道症状严重厌食、恶心、频繁呕吐,鼓肠等、极度乏力等症状您好:重症肝炎是肝炎的严重临床类型,病情危重,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也偶见于药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重症肝炎发病率不高,约占肝炎病例的0.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凶险而复杂,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并发症多,如出现肝臭,出血,肝性脑病,脑水肿,肝肾综合征等,病死率高.
2016-07-08 05:42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卧床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外,以下方法可加速黄疸的消退.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病情稳定的话是可以不用住院的,吃药能够恢复,请不要过于担心,抓紧治疗就可以.不过家里食具等都要隔离开。
2016-07-08 0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