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佳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月经失调(月经稀少或过多、不规则出血、宫血甚至闭经),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性不孕,多毛,肥胖,皮肤色素沉着,痤疮,乳房发育不良,溢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从激素紊乱的特点分为:高泌乳素型,高雄激素型,LH/FSH比值大于3型,胰岛素抵抗型及综合型等;发病时间越长以上异常症状和体征越多;另外,服用促排卵药、避孕药、减肥药及做人工流产造成的多囊卵巢综合症发病率也是逐渐上升。西医治疗以服激素类药物为主(如乙烯雌芬、补佳乐、倍美力加黄体酮;克龄蒙;避孕药(如妈富隆、达英-35等)、安体舒通、二甲双胍等;促排卵药(克罗米芬、氯米芬、HMG、HCG等);从许多患者用药观察并发症很多(如肝肾功能损害,脂肪及糖代谢异常等);停药后多出现体重增加、多毛、泌乳、闭经、情绪烦燥等;用促排卵药的患者还会引起卵巢过激症、未破裂卵泡黄体化综合征等;即使妊娠出现自然流产率也较高;而促排卵未怀孕的女性出现黄体功能不全、血管神经功能失调、卵巢萎缩及卵巢多囊泡更多等等;而手术治疗(如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电灼术和激光气化术)等,只是单纯刺破卵巢表面的闭锁卵泡,但机体内分泌功能没有恢复,术后几个月卵巢表面再形成数十个以上闭锁卵泡也是多见的;且手术万一损伤了卵巢皮质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卵巢萎缩,出现卵巢早衰的病例也是很多;因此,针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以调节恢复内分泌使卵巢多囊消失是健康治疗的关键!正是由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激素药物其副作用都很大,造成卵巢休眠的发病率很高,所以,我们中研专家组的权威老中医专家孟广经教授经过几十年临床研究终于首创了《生殖平衡绿色疗法》《卵巢激活疗法》及《生殖免疫增强疗法》,其疗法特点是:针对引起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不同发病类型(如脾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化火、痰湿阻滞、多症夹杂)等,分型调理,并因人而异选择性的运用“药疗、足疗、体疗、灸疗”等,使药物按经络走行自然分布,选择性作用于病灶,激活卵巢的休眠状态,刺激卵巢对垂体激素的应答机制,卵巢才能分泌常量的雌孕激素,而反馈垂体分泌适量的促性腺激素;达到性腺轴调节的动态平衡;同时通过化瘀作用促进卵巢表面的闭锁小卵泡消失,恢复卵巢被膜的正常厚度,这样,卵巢才能发育成熟的卵泡、排卵后有健康的黄体形成就恢复了有排卵的月经周期,即达到自然生育的目的,也保持了女性生殖功能的健康。
2024-10-22 17: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等。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如苍附导痰丸,可燥湿化痰,调理痰湿阻滞型;逍遥散,能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 2.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如关元、中极、三阴交等,调节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 3. 推拿按摩: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4.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5. 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患者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4-10-22 12:2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排卵,所以无法受孕,多囊卵巢的不孕几率达74%。西药多为激素,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极易反弹,达英35是避孕药,效果不好。可以先尝试中医调理,中医治疗这个病还是有成效的。网上评论北京孙逊医学研究院的《多囊消》治疗效果很不错,而且已申请专利,如果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建议你可以去尝试尝试。祝你健康,早日康复!
2024-10-22 12: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以补肾助阳或滋肾养阴、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等法。一般有精确诊断、对症施治、全面调理、科学保胎四个步骤;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期望、症状表现,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有的需减轻体重,调整月经,有的需促进排卵,尽快妊娠,有的需防止远期并发症如甘油三脂、胆固醇水平升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所以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芜湖丹凤祝您健康。
2024-10-22 12:2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最好去查下的,用中西结合好好调理一段时间再复查下会好的。
2024-10-22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