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邱金磊 医师
莒南县相沟卫生院
其他
外科
-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脐疝大小、症状严重程度等。 1. 婴幼儿脐疝:多数可自愈,可用脐疝带进行局部压迫。 2. 成人较小脐疝:无明显症状时,可先观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 成人较大脐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脐疝修补术,通过缝合加强腹壁薄弱区。 4. 药物治疗:一般无特效药物,但如有疼痛、感染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5.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 脐疝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复查。
2024-10-21 19: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於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2024-10-21 19:3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脐疝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女孩多发于男孩。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消失。坐着、立着、咳嗽、哭闹时小肿块又会鼓起来,有时可鼓得大而紧张新生儿期的脐疝不必处理,但与脐部接触的内衣要柔软。有时地区用钱币来压迫来治疗脐疝,这是毫无价值的,反而有可能损害脐部的皮肤。用胶布粘贴牵拉会引起皮肤水泡或破损,也是不可了的。一般可待脐而自愈,很少有小儿在2岁后脐疝还是很大的。无希望自愈的需手术治疗,手术简单,效果很好。
2024-10-21 19:3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用罐头瓶的铁盖,剪了边,硬币小,宝宝一动会蹿,用纱布包好,缝到宽松紧布上(去定做秋衣秋裤的地方买,弹力刚刚好),再缝上粘扣,上下边用细线缝上软布,给宝宝围上,围之前一定要把宝宝的肠管揉回去。围之后注意宝宝排气,防止肠梗阻。好的话一两个星期就能好,不好症状也能减轻,开始的时候压力稍微大点,症状减轻
2024-10-21 19:3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缺损突出的腹外疝,是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同时,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对于婴幼儿脐疝,无论脐环大小,如无特殊情况,早期均应该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早期积极的治疗可以缩短婴幼儿脐疝自愈的时间,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6个月以下患儿,采用压迫加透明敷料外固定治疗。用指端压迫脐部突出部,使脐疝回归入腹腔,然后用中手指按压脐疝中央,使疝内陷,用无菌棉球填塞脐窝,再把消毒好的硬物(可为硬币)外用无菌棉包裹,压迫在脐孔上,用透明贴平整粘贴在脐上,5~7天更换一次敷贴。采用透明敷料贴固定,具有固定可靠、舒适感强、便于观察、安全及方便等优点。建议您带领患儿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师,并在医师的知道之下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方案。祝患儿早日康复!
2024-10-22 12:4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