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孩子腹泻五天输液仍未痊愈,可能是感染未控制、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造成。 1.感染未控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持续存在,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需复查便常规等明确,针对性用药,如蒙脱石散止泻、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 2.饮食不当:进食生冷、油腻或不洁食物。应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3.肠道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等导致。可补充益生菌,像嗜酸乳杆菌片等。 4.过敏:对食物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过敏。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5.乳糖不耐受:体内乳糖酶缺乏。可食用无乳糖奶粉。 孩子腹泻持续不好,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注意腹部保暖,多给孩子喝温水。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2024-10-13 13: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孩子水样腹泻,体温39度,多考虑有轮转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小孩现在点滴治疗,继续的规则足疗程的点滴治疗,一般要5-7天,以免小孩腹泻过多脱水.注意小孩的的奶瓶玩具等常接触物的烫洗消毒,不要和其他腹泻的小孩接触,以免反反复复的腹泻.先不忙添加辅食,等小孩肠胃好了再添加不迟,最好是能换成专门的腹泻奶粉喂养.祝小孩健康
2024-10-13 13:3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您好!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肿瘤,肠道非感性炎症,小肠吸收不良,功能性腹泻等,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吃药.建议: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豆腐脑,大米莲子粥,小米扁豆粥,薄皮馄饨等,并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便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
2024-10-13 13:3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离婚时需要去法院的,或是自行协议离婚,如果不给抚养费就去法院起诉离婚
2024-10-13 13:3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消化不好!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所以,它是宝宝们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服用各种药.然而,宝宝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止不住地泻,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宝宝平安健康长大,妈咪对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应该多多了解——何谓宝宝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自疗注意事项(1)寻找出腹泻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2)调整和限制饮食,减少肠胃道负担,严重腹泻初起者,应禁食8-24小时,根据病情轻重,逐渐增加患儿饮食. 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小儿止泻散,每日2次,每服1包,周岁以内小儿酌减.(2)健胃消食丸,每日2次,每服1丸.(3)启脾丸,每日2次,每服1丸.(4)温脾止泻丸,每日2次,每服1丸.2.验方自疗法(1)大蒜1只.将大蒜烧炭存性,加开水泡服,每日数次.本方专治小儿久泻不止.(2)生姜(炒盐),大枣,红糖各6克.将生姜和大枣共煎50分钟,加入红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之小儿泄泻.(3)葱白12克,生姜6克,艾叶20克,仙人掌根30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本方主治小儿感受外邪引起的腹泻.(4)生姜适量,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本方主要应用于因小儿肠炎所引起的腹泻大便带血者.(5)石榴花25克,藕节4个,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铁苋15克,金樱子15克,马兰头10克,水煎服,每日2次.(7)苍术,白术,泽泻,防风,甘草各3克,陈皮,厚朴,茯苓,猪苓,升麻,肉豆寇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虚寒泻.(8)山楂,神曲,制半夏,莱菔子,陈皮各6克,麦芽,茯苓各9克,连翘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伤食泻.(9)葛根9克,车前子9克,泽泻,茯苓各9克,黄芩,神曲各6克,川朴,甘草各3克,川连2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宜于湿热泻.(10)党参,茯苓,白术,苡仁各9克,甘草,陈皮,桔梗,砂仁各3克,山药,莲肉各12克,扁豆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脾虚泻.3.饮食自疗法(1)苹果1-2个,去心捣泥,分数次喂服.(2)胡萝卜250克,水煮取浓汁,分数次喂服.(3)粳米50克,山药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4)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4.外治自疗法(1)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成厚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2)车前子6克,六一散10克,共研细末填脐,每日1次,用于湿热泻.(3)伤湿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贴于脐部,泻止后再贴2天.(4)食盐50-100克,炒熟,装入布装,置于脐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用于虚寒泻.(5)以手掌贴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持续摩动10分钟左右.
2024-10-13 2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