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药物性肝炎是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肝脏损伤,包括药物直接毒性、过敏反应、代谢异常等。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停药、保肝治疗、对症处理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6-06-06 08:46
1.病因: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等,其化学成分或代谢产物可能损伤肝细胞。
2.症状:轻者可能仅有轻微的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出现严重的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
3.诊断:通过肝功能检查(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4.治疗: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5.预防: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滥用药物,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总之,药物性肝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合理用药和及时发现处理。一旦怀疑有药物性肝损伤,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