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疾病 > 正文

春季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要谨防并发症

2014-01-13 19:23:18      家庭医生在线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于2~5 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37℃时可保持24h,加热至55~60℃时经10~20min即失去活力。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该病毒只在人类中发现,但可在猴、鸡胚、羊膜和各种人和猴的组织培养中增生。猴对本病毒最易感。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有六个基因型,即A~F。我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一个新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异在0.8%~4.5%,氨基酸水平差异在3.5%~12.3%。

腮腺炎病毒的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应的抗体。S抗体于起病后第7天即出现,并于2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可保持6~12个月,可用补体结合方法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

V抗体出现较晚,起病2~3周时才能测得,1~2周后达高峰,但存在时间长久,可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和中和抗体法检测,是检测免疫反应的最好指标,V抗体有保护作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论发病与否都能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感染发病者很少见。

于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脑脊液、尿或甲状腺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变异,各毒株间的抗原性均甚接近。

腮腺炎的发病机制

多认为病毒首先侵入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在上皮组织中大量增生后进入血液循环(第1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并在其中增生。再次进入血液循环(第2次病毒血症),并侵犯上次未受波及的一些脏器。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有人分别从胎盘和胎儿体内分离出本病毒。根据本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脑膜脑炎、睾丸炎等可出现于腮腺肿胀之前等事实,也证明腮腺炎病毒首先侵入口鼻黏膜经血流累及各种器官组织的观点。也有人认为病毒对腮腺有特殊亲和性,因此进入口腔后即经腮腺导管而侵入腮腺,在腺体内增生后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组织。

各种腺组织如睾丸、卵巢、胰腺、小肠浆液造酶腺、胸腺、甲状腺等均有受侵的机会,脑、脑膜、肝及心肌也常被累及,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脑膜脑炎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后果,自脑脊液中有可能分离出病原体。双侧视神经也见累及,但视力可康复。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四周显着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唾液成分的改变不多,但分泌量则较正常减少。

由于腮腺导管的部分阻塞,使唾液的排出受到阻碍,故摄食酸性饮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加,唾液潴留而感胀痛。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并从尿中排出。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也分泌淀粉酶,受累时也可影响血和尿中的淀粉酶含量。本病病毒易侵犯成熟的睾丸,幼年患者很少发生睾丸炎。睾丸曲精管的上皮显着充血,有出血斑点及淋巴细胞浸润,在间质中出现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胰腺呈充血、水肿,胰岛有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在腮腺肿大之前的1-2天内,可有发热、倦怠、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前驱症状,而以腮腺肿大疼痛为先发征象,整个病程为8-10天。腮腺炎症为非化脓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但由于腮腺炎病毒有延及全身各种腺体和神经组织的倾向,故部分病例可发生各种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如脑炎、睾丸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甲状腺炎等,尤其是青春发育期后的病人,倘若双侧睾丸受累后萎缩者,就有影响不育的可能性;并发卵巢炎后,有可能使更年期提前、过早闭经;少数孕妇罹患后可出现流产或死胎的情况。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常以中草药内服外用兼治为主,辅以对症处理。整个病程最好卧床休息,以有利病情顺利恢复,并可减少其他脏器的并发损害。饮食给予半流质或软质,避免酸味食品。

春季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宝宝感染腮腺炎病毒后,大约需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开始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状。1-2天后,常有一侧耳垂下方肿大、疼痛,说话或咀嚼食物时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部分病人患病3~4天后,对侧的腮腺也会发生肿大,甚至波及颈部及前胸上部,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如治疗不及时,有的还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影响小孩成年后的生育能力。因此,小孩患了腮腺炎切不可大意。另外,腮腺炎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强,常在集体单位或局部地区暴发流行,所以为了您孩子和他人的健康,一定要重视流行性腮腺炎。那么如何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呢?

首先,要做好隔离。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患了腮腺炎,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的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其次,要卧床休息。对于病情较轻患儿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饮食上要合理安排,多吃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另外,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最后,要注意口腔卫生。腮腺炎多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经常用温盐水给孩子漱口,饭后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如果患儿发热超过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服退热止痛药等。

温馨提示: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不可小觑,家长在春季要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责任编辑:汪博宇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应做哪些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好发于5-10岁左右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详细>>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理

流行性腮腺炎为世界各地常见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在温带地区以春、冬季最多,夏季较少,但也可发生流行。在热带无季节性差异。呈流行或散发。……详细>>

春季流行病盛行 莫忽视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犯了口腔中的腮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于冬、春季节。这种病传染性很强,病毒可通过……详细>>

冬春之交谨防小儿腮腺炎

记者日前在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儿科诊室看到,几位家长领着患腮腺炎的孩子前来就诊。据该科值班医生介绍,近日她们已陆续接治了多位腮腺炎患儿。由……详细>>

流行性腮腺炎起因多 六大疾病易混淆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详细>>

  • 何孔文

  • 李锐球

  • 冯铁军

  • 黎慧瑜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