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正文

紧急警示!长期便秘可能引发这些严重疾病

2025-05-15 11:30:01      家庭医生在线

长期便秘可能引发痔疮、肛裂、肠梗阻、结肠癌、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

1. 痔疮:长期便秘时,排便用力会使腹压增加,阻碍静脉的血液回流,导致直肠下端和肛管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从而形成痔疮。患者可能出现便血、疼痛、瘙痒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肛泰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此处仅为列举通用名,使用需遵医嘱)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肛裂:便秘时大便干结,排便时容易撑开肛管皮肤,形成肛裂。肛裂患者会感到排便时剧痛,伴有便血。治疗可采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同时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

3. 肠梗阻:长期便秘使肠道内的粪便积聚,可能导致肠腔狭窄或堵塞,引发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方面,轻度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4. 结肠癌:便秘会使肠道内的致癌物质长时间停留,刺激肠黏膜,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早期结肠癌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治疗以手术为主,还可能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使用遵医嘱)。

5. 心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在排便时用力屏气,会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意外情况。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关键在于积极治疗便秘,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基础疾病。

长期便秘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旦出现长期便秘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