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正文

长期便秘、腹泻总不好 肠镜检查帮你揪出病因!

2025-05-12 12:02:01      家庭医生在线

长期便秘、腹泻总不好,可能由肠道炎症、肠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引起,肠镜检查可有效找出病因。

1. 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炎症情况,确定炎症的类型和程度。治疗药物有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等,需遵医嘱使用。

2. 肠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占据肠道空间,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引发便秘或腹泻。肠镜检查能够发现肠道内的肿瘤,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治疗方面,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进行切除,恶性肿瘤可能需要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3. 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与精神因素、饮食、肠道感染等有关。患者的肠道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症状。肠镜检查可排除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治疗上,可使用匹维溴铵调节肠道运动,曲美布汀改善肠道功能,还可使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4. 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内,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便秘或腹泻。肠镜检查有时可发现寄生虫或其虫卵。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

5. 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均衡等因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出现便秘或腹泻。肠镜检查可辅助判断肠道的整体情况。治疗可补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长期便秘、腹泻总不好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肠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够准确找出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用药必须遵医嘱。若出现长期便秘、腹泻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