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肛肠疾病 > 正文

病毒性肠炎如何诊断

2013-11-19 18:07:22      家庭医生在线

病毒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危害儿童的肠道传染病。肠炎一年中有两个流行高峰,一是发生在6~8月,称“夏季腹泻”,已查明其主要病原为致泄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发生在10~12月,称“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性肠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如何诊断病毒性肠炎呢?

(一)流行病学在秋冬季发生的水样腹泻,尤其有较多病例同时发生,应考虑有本病可能;

(二)临床表现急性水样腹泻,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dot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