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疗乙肝的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茵陈蒿等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
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湿的。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湿热 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
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卤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能过早使用滋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
2、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清热祛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湿浊 这类患者相对少。
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湿浊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剂等。
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土茯苓煲龟,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当然,经济条件不好的,可以用薏米、茯苓等来煲汤或煲糖水,效果也是不错的。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阳应如何应对
2024-10-22大三阳孕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阳孕妇怀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小儿肝炎治疗期间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024-10-22乙肝这种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给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