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多囊卵巢有哪些治疗方法
1。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增加运动以减轻体重,纠正由肥胖而加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IGF-1降低,IGfBP-1增加,同时SHBG增多使游离雄激素水平下降。减轻体重可使部分肥胖型PCOS者恢复排卵,并可预防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二甲双胍1.5~2.5g/d,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者均可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使毛发减少甚至可恢复月经(25%)与排卵。由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病因,故凡可减轻体重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均可治疗本综合征。
2。药物诱导排卵
(1)氯米芬
是PCOS的首选药物,排卵率为60%~80%,妊娠率30%~50%。氯米芬与下丘脑-垂体水平的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抑制雌激素负反馈,增加GnRH分泌的脉冲频率,从而调整LH与FSH的分泌比率。氯米芬也直接促使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于自然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第5天开始,每天口服50mg,连续5次为1疗程,常于服药的3~10天(平均7天)排卵,多数在3~4个疗程内妊娠。若经3个治疗周期仍无排卵者,可将剂量递增至每天100~150mg,体重较轻者可考虑减少起始用量(25mg/d)。服用本药后,卵巢因过度刺激而增大(13.6%),血管舒张而有阵热感(10.4%)、腹部不适(5.5%)、视力模糊(1.5%)或有皮疹和轻度脱发等副作用。
治疗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监视排卵,或测定血清孕酮、雌二醇以证实有无排卵,指导下次疗程剂量的调整。若经氯米芬治疗6~12个月后仍无排卵或受孕者,可给予氯米芬加HCG或糖皮质激素、溴隐亭治疗或用HMG、FSH、GnRH等治疗。
(2)氯米芬与绒促性素(HCG)合用停用氯米芬后第7天加用绒促性素(HCG)2000~5000U肌注。
(3)糖皮质激素与氯米芬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基于它可抑制来自卵巢或肾上腺分泌的过多雄激素。通常选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泼尼松每天用量为7.5~10mg,2个月内有效率35.7%,闭经无排卵者的卵巢功能得到一定恢复。用氯米芬诱发排卵无效时,可在治疗周期中同时加服地塞米松。
(4)尿促性素(HMG)主要用于内源性垂体促性腺激素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患者,尿促性素(HMG)是从绝经期妇女尿中纯化的提取物,内含FSH与LH,两者比例为1∶1,每安瓿含FSH和LH各75U。尿促性素(HMG)被视为治疗无排卵不孕的备选诱发排卵药物,因其副作用较多,诱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性较大。一般开始每天肌注HMG1安瓿,3~4天后如血清雌二醇水平逐渐增加则继续用药,若雌二醇水平不上升可再增加0.5~1安瓿,3天后再根据情况调整用量。当尿雌激素水平达50~100µg/24h,或血清雌二醇在500~1000pg/ml时或卵巢增大明显者应停药。绒促性素(HCG)的治疗剂量应因人及治疗周期而异,并备有严密的卵泡成熟监测措施,防止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GnRH可促进垂体的FSH和LH释放,但长期应用使垂体细胞的GnRH受体不敏感,导致促性腺激素减少,从而减少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其作用可逆,开始对垂体的FSH、LH和卵巢的性激素起兴奋作用,14天后下降至正常水平,28天达去势水平。
临床上,可用GnRH-A150µg,每天皮下注射1次,从卵泡期开始,或从上1周期的黄体期(第21天)开始,待性激素达到去势水平后,再用绒促性素(HCG)诱发排卵,剂量同前。这样可以避免月经周期中的LH峰出现过早而造成卵泡黄素化。但由于GnRH-A价值昂贵,用量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6)FSH
FSH有纯化的和重组的人FSH(rhFSH)2种。FSH是多囊卵巢较理想的治疗制剂,但价格昂贵。并可能引起OHSS。应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卵巢变化。剂量以75U较安全。FSH也可与GnRH-A联合应用,以提高排卵成功率。
(7)溴隐亭适用于伴有高PRL的ICOS患者餐后服用。
3。双侧卵巢楔形切除
适用于血睾酮升高、双侧卵巢增大而DHEA、PRL正常(提示主要病因在卵巢)者,切除部分卵巢,去除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可纠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紊乱,但切除的部位和切除的组织量与疗效有关,有效率不等。妊娠率为50%~60%。术后复发率高,如并发盆腔黏连,则不利于妊娠。腹腔镜下卵巢烧灼术或切除术亦可收到一定效果。
4。多毛症治疗
可定期剪去或涂以“脱发剂”,切忌拔除,以防刺激毛囊过度生长,亦可作电蚀治疗或应用抑制雄激素药物治疗。
(1)口服避孕药以雌激素为主的雌、孕激素复合片较理想,可抑制LH分泌,降低血睾酮、雄烯二酮和DHEAS,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
(2)孕激素
有弱的抗雄激素和轻度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可降低睾酮和17-酮类固醇的水平。以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较常用。一般口服。此外,醋酸酯环丙孕酮(CPA)属高效孕酮,有较强抗雄激素作用。常与炔雌酮同服。
(3)GnRH-A
在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使用,现已有经皮吸入、皮下和肌内注射等多种制剂可供选用。同时加服炔雌酮可避免用药后雌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
(4)地塞米松
适用于肾上腺来源的高雄激素血症,每晚口服。
(5)螺内酯(安体舒通)通过阻止睾酮与毛囊的受体结合,也可通过抑制17α-化酶而干扰卵巢雄激素的合成。每天口服50mg。可使患者的毛发生长减少,毛发变细。高雄激素血症伴无排卵的月经失调者可于月经的第5~21天,每天口服20mg,可使部分患者月经周期及排卵恢复。
5。人工月经周期
对于无多毛的患者而又无生育要求者,可给予孕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以避免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和癌变。
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法——吸脂。这是一种被医学界和患者所认可的最新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法。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影响女性心理,体型和生育的卵巢疾病。一起来认识一下新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法。
根据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理生理特点,首创腹腔镜下卵巢打孔+大网膜部分切除+全身吸脂作为此病的治疗措施,百例样本统计,术后半年内妊娠成功率高达90%,显胜卵巢打孔+二甲双胍组。 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快速恢复排卵,而且同时去掉身体堆积的脂肪,带走脂肪内积存的大量激素,加上体态心态迅速恢复,婚姻关系改善,怀孕则水到渠成。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组以排卵障碍和糖脂代谢紊乱,影响心态、体态和生育的征候群,临床上分为14个亚型。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以满月脸、水牛背、大肚皮、巨乳和胯臀脂肪堆积等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而月经稀发,经期延长等排卵障碍的表现则不明显,有些甚至月经规律。传统治疗,往往腹腔镜卵巢打孔+二甲双胍减肥,一般术后排卵很快恢复,而二甲双胍减肥却很慢,怀孕困难,等到体重下来了,排卵障碍又复发了,周而复始,治疗周期延长。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态关系,婚姻多不尽如人意,再加高雄血症导致的性欲强烈很难满足,多有早熟和出轨行为,所以此病也严重影响患者心态。
吸脂和大网膜部分切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杀手锏,因为这样能够迅速去除堆积在体内多余的脂肪及脂肪中蓄积的过剩激素,但是吸脂又不能像患者希望的那样一步到位—吸所有肥胖部位,而是一次只吸一个部位,这是为什么呢?
吸脂一般与腹腔镜下卵巢手术及大网膜切除同时进行,利用腹腔镜的小切口先吸掉腹部和会阴的脂肪,不增加切口,一般可以吸掉5-10kg。脂肪转移理论认为,术后其他部位的脂肪会逐渐向吸过的部位转移,使全身脂肪重新分布,整个脂肪层变薄,就像在地上挖个坑,水会从高处流过来一样。这样即可减少创伤有可以达到全身减肥的目的,这符合普遍联系和动态看问题的哲学思想。
(责任编辑:严毓芳 )
文章关键词:
生活方式调整:肥胖患者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耗能锻炼,降低全部体重的5%或更多,就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详细>>
一般女性患了多囊卵巢后,多个卵子会同时发育,可是到了排卵期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成熟的卵子排出,因此,多囊卵巢最大的伤害就是会导致女性不孕。设……详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专家表示:得了多囊卵巢不用担心,只要好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可以治好的。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治疗方法是药物……详细>>
氯菧酚胺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合并疗法:但要谨防过度刺激综合征。如遇治疗过程中突发腹胀、胸闷和浮肿时应及时检查有无腹水、卵巢高度囊性增大和性……详细>>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卵巢楔切术是一种可以快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好方法。此手术是在卵巢壁上做一楔形的切口,这是因为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