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正文

医学前沿:吸烟损伤胃黏膜的基因机制揭秘

2025-05-17 17:10:00      家庭医生在线

吸烟损伤胃黏膜的基因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基因激活、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改变、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失衡、黏膜修复基因表达抑制、免疫调节基因异常等方面。

1. 炎症反应基因激活: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激活一系列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例如核因子 -κB(NF -κB)基因,它被激活后会促使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等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这些炎症因子会引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等的侵蚀。

2. 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改变:吸烟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影响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基因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到抑制。当这些抗氧化基因表达降低时,胃黏膜细胞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 DNA 等生物大分子,进而破坏胃黏膜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3.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失衡:正常情况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吸烟会干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如 Bcl -2 家族基因。吸烟可能使促凋亡基因 Bax 等表达增加,而抗凋亡基因 Bcl -2 等表达减少,导致胃黏膜细胞凋亡过度增加,破坏了胃黏膜的正常细胞结构和更新,影响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4. 黏膜修复基因表达抑制:胃黏膜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依赖于一些黏膜修复相关基因的正常表达,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基因等。吸烟会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使得胃黏膜在受到损伤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启动修复机制,从而导致损伤持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重。

5. 免疫调节基因异常:吸烟还会影响胃黏膜局部的免疫调节基因。例如,吸烟可能使 Toll 样受体(TLR)家族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导致胃黏膜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异常。免疫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免疫防御和监视作用,使得胃黏膜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同时也会加重胃黏膜的炎症反应。

吸烟损伤胃黏膜的基因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基因层面的改变。炎症反应基因激活、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改变、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失衡、黏膜修复基因表达抑制以及免疫调节基因异常等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和功能障碍。了解这些基因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吸烟对胃黏膜的危害,为预防和治疗吸烟相关的胃部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吸烟者来说,及时戒烟是保护胃黏膜健康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经出现胃部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