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术是什么意思
EMR术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在内镜下进行的微创治疗技术,常用于消化道病变、早期消化道癌、黏膜下肿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等的治疗。
1. **技术定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等设备,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它借助内镜的直视功能,能精准定位病变部位,然后通过特殊器械进行操作。
2. **适用疾病**:在消化道病变方面,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伴有黏膜异常增生的情况可采用该手术。对于早期消化道癌,像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等,在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时,EMR术可以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黏膜下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等,若瘤体较小且起源于黏膜下层,也可考虑此手术。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性息肉等,切除后可有效预防癌变。良性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等,通过EMR术能去除病灶。
3. **手术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EMR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它还能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减少对身体功能的影响。并且,在内镜直视下操作,能清晰观察病变情况,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4. **手术过程**: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然后在内镜下对病变部位进行标记,确定切除范围。接着向病变部位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便于后续切除。之后使用高频电刀等器械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最后对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切缘情况。
5.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逐渐恢复饮食。要密切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内镜,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和有无复发。
EMR术是一种在内镜下进行的重要微创治疗技术,适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在手术过程中有严格的操作步骤,术后也需要患者遵循相关注意事项。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EMR术为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哪3种食物可以改善大便发青?
2025-03-12怎样陪伴食道癌中晚期患者度过难关?
2025-03-12饿了肚子叫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如何早筛
2025-03-12便秘困扰?试试这些快速通便方法
2025-03-12压力大易患慢性红斑性全胃炎,怎样调节
2025-03-12职场人尿常规隐血±,怎样平衡工作与健
2025-03-12权威营养师揭秘便秘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2025-03-12大便偶尔出血和一直出血有何本质区别
2025-03-12
热门文章
大便稀粘稠的原因是什么
2025-03-13胃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3-13墨绿色大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3-13最近老是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3-13胸口中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应对?
2025-03-13奥美拉唑适合在什么时候服用?
2025-03-13连续几天拉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3-13胶囊胃镜和传统胃镜有哪些区别?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