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热点文章 > 正文

癌症化疗副作用多,这些毒性反应该怎么破

2023-04-23 11:36:14      

手术、抗肿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其中,抗肿瘤的药物治疗是唯一的全身性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了解的患者却对它有着深深的恐惧和抗拒。归根结底在于耸人听闻的毒性反应。针对化疗的毒性反应如何预防和处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华斌副主任医师线上支招,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完成化疗过程。

常见的化疗药物都有哪些?

一般而言,肿瘤内科治疗,包括所有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所谓的化疗,只是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一种,也就是化学药物治疗。常见的化疗药物分类包括烷化剂、抗代谢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拓扑酶抑制剂、激素类。它们有着各自的作用机制和毒性反应谱。对此,胡华斌副主任医师进行了详细介绍。

1、烷化剂:其具有活泼的烷化基团,可形成正碳离子的亲电子基团(生理条件下),与大分子(DNA、RNA、蛋白质)的富电子基团(磷酸基、氨基、巯基等)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从而导致生物活性改变,细胞结构破坏。

常用的烷化剂包括氮芥类,如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苯达莫司汀;亚硝脲类,乙撑亚胺类,磺酸酯类,替莫唑胺(可通过血脑屏障),铂类如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2、抗代谢类:其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相似,通过竞争抑制核酸代谢的主要酶,取代DNA或RNA合成所需的前体物质,从而影响DNA或RNA的合成。由于其主要干扰核酸的合成,因而对S期细胞作用最大,具有周期特异性,对非增殖细胞作用很小。

抗代谢类药物包括抑制叶酸代谢类药物,常见如氨甲喋呤(MTX)、培美曲塞;抑制核酸代谢类药物;干扰DNA合成类药物,核苷类化合物类药物,如吉西他滨,天冬酰胺酶等。

3、微管蛋白抑制剂: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核内的微管蛋白功能,影响微管形成、聚合或解聚等,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长春碱类: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以及紫杉醇类: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等。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包括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主要是阻止DNA复制时双链解旋后的重新接合,造成DNA双链断裂,常见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则是干扰DNA的合成和复制,常见有依托泊苷。

为什么化疗有这么多毒性反应?应该怎么办?

在化疗过程中,带给患者最大心理负担的是毒性反应。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

胡华斌副主任医师表示,化疗带来的毒性反应分为远期毒性和近期毒性。远期毒性包括生殖毒性、致癌等。而近期毒性指用药后立即或数周内出现的,也是患者在治疗中最为关注的。其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局部刺激、肺毒性、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皮肤不良反应、溶瘤综合征、心脏毒性等。针对常见的近期毒性反应,胡华斌副主任医师一一解答:

1、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限制性毒性反应。胡华斌副主任医师表示,化疗药物对增值旺盛的细胞作用更为显著。肿瘤细胞,以及正常的血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都属于增殖旺盛细胞,因此化疗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血细胞的减少。

骨髓抑制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其中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这主要因为不同细胞的半衰期不同(红细胞120天、血小板5-7天、白细胞4-6小时),因此患者最初常表现为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胡华斌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白细胞程度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关系密切,也和患者既往治疗病史有关,如放疗、肝病、脾功能亢进等。严重的白细胞减少会导致感染、败血症等情况发生,危及患者性命。

因此,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前后,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及监控。如果患者白细胞严重减少,必要时可使用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俗称“升白针”),进行足疗程治疗,减少化疗剂量或停药、使用抗生素等方法处理。

胡华斌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道,在使用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时,一定要完成足疗程治疗,很多患者在用药后,发现白细胞数量上来了就停药了,但此时释放到外周血的只是幼稚的白细胞,功能并未成熟。因此,一般升白治疗,应至少连续用药3天。

2、胃肠道反应

化疗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黏膜炎等表现,主要因为化疗药物对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所致。化疗药物根据致吐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类。常见的高致吐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等;其次,化疗药物也可引起口腔黏膜炎,常见药物如5-FU、卡培他滨、甲氨蝶呤等;腹泻也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之一,5-FU、伊立替康等药物可致腹泻。

针对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可对症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如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神经激肽(如阿瑞匹坦)、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等。

3、肝功能损害

由于大部分都会通过肝脏代谢,因此使用化疗药物有导致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如奥沙利铂可引起肝窦综合征,伊立替康可引起脂肪性肝炎,可使潜在的病毒性肝炎迅速恶化,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对患者进行肝功能的评估。

4、全身性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在化疗用药开始后可能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等。对此,患者在注射化疗药物时出现瘙痒、胸闷、恶心、眩晕、寒战、腹痛等,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做相应处理;使用紫杉醇、奥沙利铂等过敏风险高的药物,需使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药物进行预处理。胡华斌副主任医师提醒,奥沙利铂的过敏反应往往发生在多次输注以后,而不是首次输注。

5、局部刺激

化疗药物局部渗漏可以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及栓塞性静脉炎,与部分药物的组织刺激性相关。有强刺激性的药物包括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多西他赛、依托泊苷、紫杉醇等。

对于上述问题,胡华斌副主任医师认为防胜于治。针对静脉炎的处理,可将化疗药物应稀释到一定浓度,滴注时调节好滴速;使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静脉输液港对药物外渗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化疗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1、接受化疗的患者必须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症;

2、化疗建议由经肿瘤科专科医生制定方案并执行,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3、医生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主要脏器功能和病变范围及治疗目的后制定合理的抗肿瘤药物方案;

4、化疗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应尽量使用疗效确切的 “标准” 方案,方案中的每一种药物可用至接近人体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尤其是对于根治性化疗的患者;

5、化疗前必须把治疗目的、疗效、费用估计、毒性和风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同意书。

本文指导医生:
胡华斌
擅长疾病:
消化道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肝转移治疗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等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2016年ASCO: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鼻咽癌研究成果将改变临床实践

2016年6月3日——7日,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在美国芝加哥盛大举行。详细>>

“前腺卫士”-前列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公益讲座将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

为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及其家属对前列腺癌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我保健意识及科学规范的治疗理念。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详细>>

直肠癌术后也能“幸福排便”,中山六院联合多家医院发布这个肠功能障碍风险预测工具!

放疗联合根治性保肛手术是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患者在保留肛门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对良好的肿瘤学预后。但是,此类患者术后肛门功……详细>>

有新的技术可以代替肠镜检查吗?大肠癌手术中保肛方面有什么新进展吗?

肠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确定肠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在我国现有的医院等级中三级医院的消化道和肛肠科,一般都可以开展肠镜的检查。部分县级医……详细>>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如何诊断?与其它甲状腺上的疾病有何区别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当然也比较容易出问题,其中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疾病,该病跟其它在甲状腺上发生的疾病还是有很大……详细>>

  • 唐之雅

  • 陆骊工

  • 石敏

  • 叶金辉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