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知识 > 肿瘤预防 > 正文

国际家庭日 保护家人警惕会遗传的癌症

2013-06-13 09:57:39  来源:久久健康网    转载

不可否认,有的事情我们无法阻止,甚至是“命中注定”,日前,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了“2012年南京人死亡谱”,去年,总共12347位南京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约34人死于癌症。而这几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这不得不让人警惕起来。不过,肿瘤专家认为,预防癌症,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请记住防癌密码——13072512545。

去年,12347人死于癌症

昨天,记者从南京市2012年死亡谱中获悉,去年,南京12347人死于癌症,肿瘤死亡率为195.65/10万,比去年同期上升7.07%。恶性肿瘤死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分别占肿瘤死亡的22.48%、21.79%和10.78%。

1975名男性死于肺癌,823位女性死于肺癌,男女比例差不多5:2。这个数据,比2011年的数字又增进了一些,2011年,1767位男性死于肺癌,女性为711人。专家说,癌症的发生率总体在上升,2011年,南京人死于癌症的人数为11500人,2012年就上升到了12347人,上升的癌症不仅仅是肺癌。

这几年,南京人癌症死亡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

肺癌,稳居“老大”地位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癌症目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因之一。癌症患者的亲属常担心自己是否也会患癌症,那么癌症是否遗传呢?

有的家庭有先后多人得肺癌或其他肿瘤,这可能是和同家庭成员有共同的基因及他们可能处在相同的致癌环境中有关。如吸烟、放射性物质的接触等,所以同家族成员可以先后发生恶性肿瘤。

有学者发现,同卵双胞胎同时患乳腺癌、胃癌、肠癌的机会比异卵双胞胎高2倍。癌症患者后代得恶性肿瘤的机会也要大一些,如胃癌患者后代得胃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4倍。同一家族中可多人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这说明癌症确实与遗传有关。

但癌症的发生,亦与环境因素有关。不良的环境因素,可促使癌症的发生,如肺癌、喉癌在吸烟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比正常人发生肝癌的机会大得多。

因此说,癌症的发生是有遗传基础的,现已证明癌症属体细胞遗传病,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由于遗传因素目前尚无法改变,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保持心情愉快,即能达到不发病或减少发病的目的。

一些癌症遗传倾向明显

癌症没有遗传的必然性,但有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视网膜细胞瘤等癌症比其他肿瘤更有遗传倾向。有些癌症,虽说有遗传倾向,但癌症的发生,既有家族性,同时绝大多数又与不良的饮食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在具有遗传特征的基础上,癌症是否形成,还取决于精神、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后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综合作用。因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并不一定就会得癌,只是得癌症的机率可能会比普通人大一些而已。因此,对于癌症病人和与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提高防癌意识,减少致癌因素的接触 ,改变不良行为,是可以避免癌发生的。对于遗传性较强的肿瘤,也可通过定期检查,达到早期发现和彻底治愈肿瘤的目的。

乳腺癌—— 母亲停经前得癌,女儿很危险

发病特点:年龄小、双侧乳房易发病

防范要点:30岁后定期查乳房、控制体重

家有乳腺癌患者,其子女和亲属也应查查“乳房”,因为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

被母亲所牵累的有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提前10岁左右)、恶性程度高、双侧乳房都可能患癌。

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教大家一个方法:如果您的母亲或姐妹在停经前得了两侧乳腺癌,那么您得乳腺癌几率较大。如果您母亲患乳腺癌时年龄较大,并且家族中只有她1人得乳腺癌,则不必过度担忧。乳房检查提早5~10年为防乳腺癌,正常女性从35~40岁开始每1~2年定期做1次乳腺健康检查,如钼靶摄片、B超,但有家族史的女性需提前到30岁左右,一般是35岁以前以B超检查为主;35岁以后进行钼靶摄片,从而在早期发现乳腺癌。而且,有遗传倾向的女性,从20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乳房自检”,特别是月经后应定期做“自检”,如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并且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触摸不疼痛时,要早到医院就诊。保持“身材苗条”; 除坚持体检外,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要格外注意保持“身材苗条”,要经常锻炼身体,别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特别是绝经后不要突然变胖。这是因为,人体脂肪细胞存有一种芳香化酶生物催化剂,可将激素前体转化为雌激素,而雌激素长期刺激会加快癌变速度,进而诱发乳腺癌。

另外,有家族史的女性应早生育(30岁前)并进行母乳喂养,更年期的女性别乱用含雌激素成分的药物,以尽量减少乳腺癌诱发因素,降低其发病率。

切乳房防癌不可取:有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因目睹了多位亲人患病的痛苦甚至是相继离开,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切除乳房防癌变。对此,乳腺专家表示极力反对,一方面切除了乳房,后期生活质量会下降,不利于病情;另一方面,即便切除了乳房仍有可能患癌。事实上,乳腺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在此还要强调,遗传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发生肿瘤的易感性。在此基础上,环境、饮食、心理状态、内分泌状况等综合因素影响,才可能诱发乳腺癌。

肠癌——癌变隐患肠息肉病,传男不传女;

发病特点:隔代遗传、传男不传女;

防范要点:比家族第1例病人提前10年查肠镜

正常情况下,肠息肉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也就是长在结肠的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具有高度恶变倾向,容易引发结肠、直肠和十二指肠肿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要想避免“遗传” 肠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没有亲人得了结肠息肉病,该病还有一个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如果父母在40岁查出患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那么他们在10年前就应有腹泻、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等病症。因此,这类患者的后代应提前10年进行肠镜检查,而且每年都要坚持做。需要注意的是,该病是隔代遗传,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没有患病,不代表孩子不患病。

一般来说,发现肠道息肉后用电切把息肉烧掉,烧完的部位不会再长出息肉,也不会发生癌变。如果没有发现息肉,也要注意早晨可空腹喝点淡盐水,这样有助于清洗肠道。家族中如有人得结肠息肉病,其后代或是亲属要注意留意是否出现不规律腹泻、大便有脓血、体重减轻、脚底和口唇有黑斑等异常症状,出现不适要早到医院就诊,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等抗菌素,以免使病情恶化,诱发癌变。

胃癌—— 弥漫型胃癌常“遗传”

发病特点:家族中至少有两名以上胃癌患者;

防范要点:高危人群定期查胃镜;

很少有人注意到胃癌的遗传特质,但部分胃癌是有遗传倾向的。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家族中,一代或两代人中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 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如果你生于这样家庭,那就千万要小心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早期病灶较为隐匿,因此要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变,甚至可进行预防性胃切除。当然,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肿瘤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这类患者的子女,还是要避免接触发酵、熏制、烧烤等食物,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阻止致癌物形成。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增加胃癌风险,但保持饮食卫生可降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病风险降低40%。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饮酒则会损伤胃黏膜,并促使致癌物吸收,加速癌变。家有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患者,其亲属如果经常出现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等,应早到医院明确诊断,以防癌变。

南京第一大癌是肺癌,已经连续几年是南京的癌症“老大”了,2012年,肺癌占了癌症死亡数的22.48%,也就是说,将近每5位南京癌症死者中一位是肺癌,这样的状况已经已经持续好几年了。更让心碎的是,去年,还有5位20多岁的年轻人死于肺癌,2男3女。

江苏省疾控中心慢非所武鸣所长表示,与全国癌症走势相一致的是,近20年来,江苏省癌症也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不过,江苏呈年轻化趋势的只是部分肿瘤。

之所以出现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武鸣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因素,另外,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等也是重要因素。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江苏是胃癌的高发区,其实,肺癌是江苏第一大癌。

胃癌,年轻人中更青睐女性

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他做过手术的最小的胃癌患者只有14岁,那是一位上初中的小姑娘。有一天早上,小姑娘上学时晕倒了,家人带她到医院一查,是因为贫血,但是,继续追查贫血的原因,才发现小姑娘患上了胃癌。虽然家人赶忙帮她安排治疗,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好,即便做了全胃切除手术,癌细胞还是很快扩散了,小姑娘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之所以年轻患者发现到去世普遍时间比较短,专家认为,主要是很多年轻人身体不舒服时不会往肿瘤方面考虑,以致一旦发现已经是晚期。另外,根据临床接诊的病人提醒,胃癌在年轻患者中更加重女轻男,小于30岁的胃癌患者,以女性为主。“年轻人如果家里有人患胃癌,或者出现贫血、胃部不适等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相关阅读>>>请记住防癌密码13072512545 昨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于正洪副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健康人,可以记住防癌密码——13072512545来预防“肿瘤君”的到来。

微博称,近十年来,脑胶质瘤的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查出患有脑胶质瘤。这与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很大关系,贴身携带手机、常煲电话粥、睡觉时把手机放枕边,这些习惯都会导致人体内辐射累积,让体内自我修复系统“疲劳”,引发脑肿瘤。为了健康着想,睡觉时请把手机扔远一点。

手机辐射会诱发脑肿瘤,这是真的吗?上周四,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包家立博士和记者一起用电磁场测试仪做了一个实验,现场测测iPhone 4手机的辐射, 结果发现辐射不小。

【分析】

WHO将手机辐射

列为对人体可疑致癌性

包家立博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电磁健康研究。他说,手机辐射会不会增加患肿瘤的几率,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

2011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神经胶质瘤增加的风险将与手机使用相关的射频电磁辐射分类为2B,即射频电磁辐射是“对人体可疑致癌的”。这项结论是来自于14个国家31位科学家根据2708名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972名健康人群进行的对照研究,认为神经胶质瘤的发生与手机使用有相关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致癌性分为5类,依次是对人体致癌的(为1类)、对人体可能致癌的(为2A类)、对人体可疑致癌的(为2B类)、不被列为对人体致癌的(为3类)和对人体不可能致癌的(为4类)。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有限,无线电话的电磁辐射与神经胶质瘤以及听神经瘤具有正相关性,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有限,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的射频电磁辐射作出分类2B的结论。

包家立解释,辐射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而手机的电磁辐射则属于非电离辐射,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不能将原子离子化。能不能发生离子化,关键看辐射的能量。

电离辐射由于辐射频率高、能量大,很容易将原子中的电子激发出来,产生离子化,对人体致癌性是明确的,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为1类。电磁辐射频率低,能量小,不能产生离子化,因此,它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一般电磁辐射量以10mW/cm2(毫瓦每平方厘米)为界,大于10mW/cm2的电磁辐射具有较明显的热效应,而小于这个值的具有非热效应。目前关于非热效应有很多争议,从流行病学调查到细胞学实验还没有完整的因果链,还不能确定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致癌性。

不过,所选择的调查样本不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

比如,同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调查,2010年5月,它进行了一项名为Interphone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试图研究成年人使用移动电话是否与头部、颈部癌症有关联性。结果表明,使用移动电话10年以上者也没有发现罹患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增加。

但也有科学家对这种调查方法提出质疑。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有关手机辐射和脑肿瘤的关系,各种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内如火如荼进行,但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建民也认为,两者之间的联系目前无法确定。他说,电磁辐射对大脑的影响有多大?依据他们所做的动物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电磁辐射的确会引起大脑损伤,但引发胶质瘤的证据不足。

他说,现在患胶质瘤的病人的确越来越多,但不能就此判定是发病率在快速上升。他认为,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让胶质瘤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才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患胶质瘤的人特别多。

【调查】

现场实测手机辐射值

iPhone 4辐射不小

讨论任何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辐射强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要辐射强度足够大,电磁辐射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包家立教授透露,他研究发现,在量值很高的情况下,电磁辐射会促使人体内自由基增加。

自由基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疾病及衰老效应。“不过,这要达到很高的量值,至少是目前环境中电磁辐射强度的上千甚至上万倍。”

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究竟有多大,是不是足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数据是最直观、准确的答案。于是,包教授和记者一起用电磁场测试仪做了一个实验,现场测测手机的辐射。

包家立教授说,电磁辐射有两个计量单位,一个单位是比吸收率,单位是瓦/公斤,主要是衡量人体吸收电磁辐射的多少;另一个单位是功率密度,单位是瓦/平方厘米或毫瓦/平方厘米,主要是衡量辐射源向环境排放电磁辐射的多少。

目前,出售的手机说明书上都会有比吸收率这个数据。但是,在现实中前者测量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是在工厂中测量,所以多数情况下是用后者测量,本次所用的电磁场测试仪计量单位就是功率密度。

被测试的是一个iPhone 4手机,这种手机的使用人群数大,市场保有量高,选它测试有一定的代表性。测试结果显示,待机、拨打、通话不同情况下,辐射值有较大差异(见右表)。

从测试结果来看,同样是待机状况,在充电时,手机表面的辐射略有增加,而辐射最强的情况出现在手机拨号连接的时候,尤其是在电话铃刚响起的那一刹那,此时的辐射值达到最大。

实验过程中,包家立教授感叹说:“这样看来,苹果手机的辐射不小呀。按照中国的卫生标准,人口密集区域的环境电磁辐射限值在0.01 mW/cm2以内。也就是说,当我们拿着苹果手机在拨打和接听电话时,手机对环境的电磁辐射是瞬间超标。”

测试完苹果手机,包家立教授顺便把自己的手机也测试了一下,他用的是一款LG的非智能手机。从测试结果来看,他的手机电磁辐射就弱多了,即便是在辐射最强的拨打电话时,辐射值也没有超过0.01 mW/cm2。

包家立教授说,手机电磁辐射的强弱与它的制式有关,CDMA最弱,其次是GSM,3G最强。另外还与手机的功耗有关,功耗越大的手机电磁辐射越强,像苹果这样的智能手机功耗大,所以电磁辐射也较大。

非充电情况下(单位为mW/cm2 毫瓦/平方厘米)

手机表面 离手机30厘米处

待机 0.00

拨打 0.15-0.16 0.02

通话 0.05-0.06

充电情况下(单位为mW/cm2 毫瓦/平方厘米)

手机表面 离手机30厘米处

待机 0.01 0.00

拨打 0.10 0.01-0.02

通话 0.06

【提示】

待机时不要放在贴身裤袋里

四五十厘米远的距离较安全

尽管手机辐射和胶质瘤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但包家立教授、张建民主任都认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肯定不是一种有益的辐射,它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获得公认。

包家立教授说,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都有不良影响。长时间接受电磁辐射,会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症状;以及男性性功能下降,孕妇流产率增高等等。

对于如何减少手机电磁辐射,他提出了如下建议——

能用座机就尽量用座机,在生活中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

在使用手机时,只用手机说事,而不是拿来煲电话粥;

不用手机时,尽量把手机放置在四五十厘米远的距离外,最好不要放置在贴身的裤袋里;

由于手机在拨号连接时信号最强,因此最好让它离身体远一点。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世界环境日 保护周边环境远离癌症风险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详细>>

这样的血尿警惕癌症 盘点癌症常发的症状

在门诊就诊的不少患者经常会诉近几天小便时发现数次洗肉水样尿,但无其他任何症状。详细>>

10%~15%癌症是遗传造成

大约有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确存在关于家族性癌症的记载。例如19世纪60年代,法国有一位医生报告,他家……详细>>

癌症一发现就晚期因忽略这些 这些症状警惕癌症!

我们都知道,其实癌症在早期的时候都是会给身体发出警告的,如果癌症在早期就被发现,还是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治愈的。那么癌症早期都有哪些症状呢?……详细>>

癌症会遗传吗 什么癌症容易遗传?

癌症,一般人都将其泛指为各类恶性肿瘤,是一种晚期危害性极大的疾病。患上癌症,对一个人和他的家庭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若是癌症会遗传给自己……详细>>

  • 刘文超

  • 王雅杰

  • 温宗秋

  • 刘魁凤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