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完尿有白色液体,家长千万别忽视!
儿童尿完尿有白色液体,可能是由结晶尿、脓尿、乳糜尿、尿道炎、膀胱炎等因素引起。
1. 结晶尿:主要是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如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等,在尿液浓缩、温度降低等情况下,溶解度下降而析出形成结晶。儿童饮水过少、出汗过多等都可能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出现结晶尿。这种白色液体通常在尿液静置后会有沉淀物出现。一般通过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结晶可随尿液排出,症状会逐渐消失。
2. 脓尿:多是泌尿系统感染所致。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反应,白细胞会聚集在感染部位吞噬病原体,死亡的白细胞等成分混入尿液中,就形成了脓尿。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除了尿中有白色液体,儿童可能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
3. 乳糜尿:是由于淋巴管堵塞,导致淋巴液进入尿液中。常见原因有丝虫病感染、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等。尿液外观呈乳白色,像牛奶一样。对于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可遵医嘱使用乙胺嗪、伊维菌素等药物治疗;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尿道炎:病原体感染尿道引发炎症。儿童可能因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更换内裤等,导致细菌滋生感染尿道。炎症刺激会使尿道黏膜分泌增多,混入尿液中出现白色液体。除了上述提到的抗生素治疗外,还应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
5. 膀胱炎:膀胱黏膜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发生炎症。炎症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随尿液排出表现为白色液体。儿童可能会有下腹部疼痛、坠胀等不适。治疗同样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要让儿童多休息、多饮水。
当儿童尿完尿出现白色液体时,家长要引起重视,仔细观察儿童是否还有其他伴随症状。由于引起该症状的原因较多,且不同原因的治疗方法不同,所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儿癫痫的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5-05-06医生解读生理期染发与疾病的关联
2025-05-05白带拉丝结束才排卵时的贴心呵护
2025-05-05女人自慰危害大,教你正确应对方法
2025-05-05人流后感冒会落病,与正常感冒危害大不
2025-05-05忽视输卵管问题,中药灌肠治疗别错过!
2025-05-05孕产期间脸脱皮怎么办?
2025-05-05孕产妈妈头发少,怎样增发安全有效
2025-05-05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未来育儿必备:2岁宝宝吃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剂量攻略
2025-05-06解决新生儿10天吃奶量难题的有效方案
2025-05-06成人与儿童胃药效果对比,情感上更懂孩子的用药选择
2025-05-06别以为婴儿囟门碰了只会小问题,严重起来危及生命!
2025-05-06孩子发烧不用慌,常见的4种小儿退烧药帮你忙
2025-05-06两个月宝宝奶量,多了少了差别竟然这么大
2025-05-065个急救要点,应对孩子低烧突发状况
2025-05-06孩子发烧39度,这3种退烧药怎么选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