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儿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新生儿得了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2017-07-14 18:03:03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责任编辑:苏雅婷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新生儿得了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详细>>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详细>>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与母乳喂养有关的黄疸,一般常出现于刚出的的宝宝,是新生儿黄疸常见的一种。那么,宝宝母乳性黄疸怎么办呢?详细>>

新生儿得母乳性黄疸需要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详细>>

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 父母怎么办才好

大多数的宝宝在出生之后,都会面对黄疸这个问题,但是一般来说,新生宝宝患母乳性黄疸出现的概率很小,基本上只有1%的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患有此病……详细>>

  • 江国柱

  • 沈鼎明

  • 冯晓霞

  • 李孝生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