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学龄前 > 手足口病 > 正文

宝宝低热出疹需警惕手足口病

2013-03-20 16:58:59      家庭医生在线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它的预防是很重要的,但是,首先要先学会的是判断手足口病症状

  一、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二、手足口病严重吗

  这是属于儿童常见疾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处理。

  三、手足口病症状

  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传染源  

  染手足口病的传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四、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五、手足口病的预防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1)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4)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5)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6)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7)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8)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9)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宝宝春季需正确预防手足口病

小编要提醒家长们,在春季一定要帮学龄前儿童预防手足口病的来袭。因为在4月以后就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而这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所以预防……详细>>

有效洗手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常见特征

每年的4月到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那么,家长……详细>>

小儿手足口病有何症状 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孩子……详细>>

如何及早判断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手足口患儿会出现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并且口腔内也会出现疱疹,手足口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比较强,治疗期间最好……详细>>

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 怎样做才能远离手足口病

临床上,3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那么小儿手足口病一般都有哪些症状?详细>>

  • 李宁东

  • 孙晓勉

  • 柳文鉴

  • 薛洁瑜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