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弓形虫感染治好后怀孕又上升怎么办
年龄:26 性别:女 主要症状:病情描述: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老婆去年有弓形虫感染小孩就没要成,治疗了大半年到了2家医院复查都好了,又过了3个月复查还是好的,今年老婆有了在到医院检查指数又上升了我该怎么办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志雄 副主任医师
黄岩中医院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
-
弓形虫感染反复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可能与再次接触传染源、自身免疫力下降、治疗不彻底、检测误差、合并其他感染等有关。 1.再次接触传染源:生活中可能再次接触到携带弓形虫的宠物粪便、未煮熟的肉类等。要避免接触宠物粪便,食物要彻底煮熟。 2.自身免疫力下降:如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导致身体抵抗力变弱。应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3.治疗不彻底:之前的治疗可能未完全清除体内的弓形虫。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磺胺嘧啶、乙胺嘧啶、阿奇霉素等药物。 4.检测误差:检测方法或试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换一家权威医院重新检测。 5.合并其他感染:同时感染其他病原体,影响了弓形虫的检测结果。需要进一步排查其他感染。 总之,弓形虫感染反复需要重视,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4-12-17 19:0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弓形虫病为弓形虫属刚地弓形虫(ToxoplsmagondiiNicolle&Manceaux,1908)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为人畜共患性疾病。人体多为获得性隐性感染,但免疫抑制时(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出现严重症状造成致命性危害。临床表现复杂,可出现全身性各系统脏器损害,主要侵犯脑、眼和淋巴结等处。孕妇患本病可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不良妊娠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型、心脏病、眼病和智力不全等,是优生学的重要课题。弓形虫也可引起畜禽疾病,给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病的诊断分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如IFA、ELISA、LAT、DAT等)。后者应用更为普遍。人体感染弓形虫较普遍,估计全世界血清抗体阳性人群超过5亿。欧洲人的感染率较高,如法国人群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达45-90%。我国27个省市人群调查结果感染率为0.1-41.3%。家畜感染率达10-50%。儿童先天性弓形虫病为1.5-6.0%。人群弓形虫的感染率在温暖潮湿地区较寒冷干燥地区为高,养猫人群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养猫者,有吃生肉习惯地区感染率也高。本病有一定的职业分布特点,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人、肉类加工厂工人,猎人、医务人员、兽医等接触病原机会多易受感染。 一、病原 弓形虫生活史包括5个期。 (1)滋养体:又称速殖子(tachyzoite)。见于疾病的急性期。虫体呈新月形或香蕉形。滋养体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形成虫落,外面被细胞膜包绕,没有真正的囊壁称为假包囊。假包囊破裂后散出内殖子或称速殖子即滋养体。 (2)包囊:常在慢性感染期于细胞内出现。圆或椭圆形,囊壁由弓形虫形成,内含数个以至数千个虫体。包囊破裂后散出的虫体为囊殖子或称缓殖子(bradyzoite) (3)裂殖体:仅在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出现。 (4)配子体:也仅在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出现。 (5)卵囊:也仅在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出现。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为人、哺乳动物和禽类,终宿主仅发现猫及某些猫科动物。 二、贮存宿主 猫和猫科动物、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如猪、羊、狗、兔、鼠、鸡等都可作为重要的储存宿主。 三、传播途径 (一)先天性传播母体在孕期感染后,虫体经血流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二)获得性传播主要为吃含有弓形虫包囊或假囊的生肉(禽)或被弓形虫卵囊(主要来自猫粪)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受到感染。其他如与猫、狗密切接触、通过飞沫、输血、器官移植和实验室意外而感染的病例均有报告。 四、潜伏期 因本病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潜伏期不明确。 五、传染期 滋养体、假包囊和包囊的传染期不明确。受感染的猫新排出的卵囊尚未成熟,在合适环境中经1-5天发育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即具感染性。如环境适合,感染力可维持1年以上。 六、易感性与抵抗力 人和多种家畜对本病均易感。人受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一般不引起症状,但免疫力低下时,作为一种机会性感染因子可导致病人死亡。弓形虫各阶段抵抗力以游离弓形虫最弱,包囊抵抗力较强,-18℃冷冻20-46小时组织内包囊失去感染性;卵囊抵抗力最强需50℃,30¢;70℃,2¢;90℃,30"才能杀灭。滋养体在血液中也能活较长时间,因此输血也需注意弓形虫感染问题。 七、控制与措施 (一)预防措施(1)提高医务人员和畜牧兽医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进行调查研究。(2)做好环境卫生,尤其是水、粪管理,防止猫粪污染水源、食物和饲料。(3)作好个人和饮食卫生,不吃生或未煮熟的肉、鸡,注意生、熟分开,不玩猫、犬,饭前便后洗手。(4)对孕妇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查,发现感染者给予治疗。(5)有条件时应对献血员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查。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病人给予乙胺嘧啶加磺胺嘧啶或螺旋霉素治疗。乙胺嘧啶成人50mg/d,儿童1.0mg/kg/d,分2次服;磺胺嘧啶成人4.0g/d,儿童150mg/kg/d。疗程最短1个月。螺旋霉素成人4-5g/d,分4次口服,10-14天为一疗程,主要用于弓形虫病孕妇,以预防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对接触者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对病畜应给予隔离和治疗,防止卵囊及包囊对环境、饲料和饮用水的污染。此外,还需注意灭鼠。
2012-10-07 22: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hasmagondi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病与艾滋病(AIDS)的关系亦密切。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难。遇某些临床表现,如脉络膜视网膜炎、及积水、小头畸形、脑钙化等应考虑本病可能。确衣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先天性弓形虫病应与TORCH综合征(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和弓形虫病)中的其他疾病相鉴别。此外尚需与梅毒、李斯特氏菌或其他细菌性和感染性脑病。胎儿成红细胞增多症、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等鉴别。主要依靠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 一病原治疗多数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对滋养体有较强的活性,而对包囊除阿齐霉素(azithromycin)和atovaquone可能有一定作用外,余均无效。 1.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SD)联合对弓形虫有协同作用,前者成人剂量为第一日100mg2次分服、继以日1mg/kg(50mg为限);幼儿日2mg/kg,新生儿可每隔3~4d服药一次。同时合用亚叶酸10~20mg/d,以减少毒性反应。SD成人剂量为4~6g/d,婴儿100~150mg/kg,4次分服。疗程:免疫功能正常的急性感染患者为一月,免疫功能减损者宜适当延长,伴AIDS病的患者应给予维持量长期服用。SMZ-TMP可取代SD。乙胺嘧啶尚可和克林霉素合用,后者的剂量为成人0.6g,每6h一次,口服或静注。 2.螺旋霉素成人2~3g/d,儿童50~100mg/kg、4次分服。适用于孕妇患者,因乙胺嘧啶有致畸可能,故孕妇在妊娠4月以内忌用而可用本品。眼部弓形虫病亦可用螺旋霉素,若病变涉及视网膜斑和视神经头时,可加用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3.其他:乙胺嘧啶与阿齐霉素(1.2~1.5g/d)、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1g?12小时一次)、氨苯砚(300mg/d)、罗红霉素等合用均曾试用于治疗AIDS病伴弓形虫脑炎患者取得?疗效。此外,不同的药物联合,包括克拉霉素、DS;阿齐霉素、SD;atovaquone、SD:克拉霉素、米诺环素;以及青蒿素、喷他脒等用于动物实验性感染均显示满意效果,对人体感染的作用尚有待确定。 二支持疗法可采用加强免疫功能的措施,如给予重组IFN-γ、IL-α或LAK细胞等。对眼弓形虫病和弓形虫脑炎等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治脑水肿等。 弓形虫属顶端复合物亚门(subphylumApicomplexa)、孢子虫网(clsssporozoasida)、真球虫目(orderEucoccidiorida),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生活史中出现5种形态,即滋养体(速殖子、tachyzoite);包囊(可长期存活于组织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200μm、破裂后可释出缓殖子、(bradyzoite);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oocyst)。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弓形虫生活史的完成需双宿主:在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体内,上述5种形成俱存;在中间宿主(包括禽类、哺乳类动物和人)体内则仅有无性生殖而有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常可造成全身感染,有性生殖仅在终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造成局部感染。卵囊由猫粪排出,发育成熟后含二个孢子囊(sporocyst)、各含4个子孢子(sporozoite),在电镜下子孢子的结构与滋养体相似。卵囊被猫天食后,在其肠中囊内子孢子逸出,侵入回肠末端粘膜上皮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逸出,侵入附近的细胞,继续裂体增殖,部分则发育为雌雄配子体,进行配子增殖,形成卵囊,后者落入肠腔。在适宜温度(24℃)和湿度环境中,约经2~4天发育成熟,抵抗力强,可存活1年以上,如被中间宿主吞入,则进入小肠后子孢子穿过肠壁,随血液或淋巴循环播散全身各组织细胞内以纵二分裂法(endodyogeny)进行增殖。在细胞内可形成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称假包囊(pseudocyst),囊内的个体即滋体或速殖子,为急性期病例的常见形态。宿主细胞破裂后,滋养体散出再侵犯其他组织细胞,如此反复增殖,可致宿主死亡。但更多见的情况是宿主产生免疫力,使原虫繁殖减慢,其外有囊壁形成、称包囊,囊内原虫称缓殖子。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生(呈陷性感染状态)。
2012-10-05 22: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成林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任何动物食入弓形虫的包囊,卵囊或活体,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虫病.猫科动物的粪便中,常带有卵囊.可以污染草原,牧场,蔬菜,水果等.猫的身上和口腔内常常有弓形虫包囊和活体.直接接触猫易受感染.狗的身上和口腔内常有包囊或活体,养狗的人不小心可能感染.其他家畜,家禽,如:鸡,鸭,鹅,猪,牛,马,羊等动物体内有时带弓形虫包囊和活体.所以食用肉,蛋奶也可能感染,鱼肉体内有时也有弓形虫包囊或活体.鱼也是一个传染源,另外某些吸血昆虫,叮咬人时也可以感染. 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患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怀孕期如果有血播期(即弓形体,燕形体,尖形体活动)胎儿一定被感染.所有胎儿80%为隐伏性的慢性弓形虫病患者,携带终生.还有一部分成为多病型体质,实际是多病型弓形虫病患者.很少一部分成为死胎畸形,弱智.在哺乳期,因婴儿成为“带病免疫”者,所以尽管母乳中带有弓形虫,婴儿并无大碍,每喂一次奶,便接种一次活疫苗.婴儿可以照常发育成长.一个患弓形虫病的妇女,无论生几胎,只要孕期或哺乳期有过一次血播散,一定要传染给胎儿或婴儿.但症状轻重不一.
2011-06-04 10:2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你可能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