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治疗
我是过敏性皮肤,刚出生之后就开始有了湿疹,当时我的母亲没有给我用药,以为我断奶之后会好的,可是我的湿疹却跟随我大半辈子了,一直都没有好过,常年的瘙痒难耐,前段时间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中医,吃了中药之后稍微有所好转了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湿热型症状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治法清热利湿,佐以祛风.药方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风热型症状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佐以利湿.药方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2.中成药(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血虚风燥型【证见】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2016-03-06 19:1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龙胆草,黄芩性味苦寒,苦以燥湿,寒能清热,功在清热燥湿.生石膏清气分实热除烦止渴.车前草,六一散利湿消肿而又兼清热.白茅根,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可透血分之热,生地更兼滋阴凉血,防湿热之邪及苦寒之药伤及阴津.大青叶清热解毒.全方重在清热利湿,佐以凉血解毒.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患,当辨别湿与热孰重孰轻,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治疗.若皮肤红斑灼热,皮疹鲜红明显,而肿胀,渗出,糜烂不著者为热重于湿,可加紫草15g,羚羊角粉0.6g或水牛角粉6g.肿胀,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为湿重于热,应加茵陈30g,萆薢15g,冬瓜皮30g.瘙痒剧烈者:加苦参10g,白鲜皮,刺蒺藜各15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3~5g.皮损瘙痒且痛,局部感染明显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5g.中成药可服用龙胆泻肝丸,石蓝草合剂等.
2016-03-06 19:0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这情况一般可吃些利湿的中药的,常用的中成药可选择湿毒清胶囊的,也可用中药紫草煎汤外洗的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该遵循临床医生的指导意见的.以上是对“湿疹的中医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6-03-06 11: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湿疹中医治疗对湿疹有很好的效果,如百肤乐湿克,青黛膏,黑豆留油膏,但用药时间较长,三周左右.中药中一般会有的药物是防风,泽泻,半夏,地肤子,苍术,当归,生地,蝉蜕,苦参,荆芥,蛇床子,青黛,蒲公英,金银花,黄柏等中医上说,祛风先理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疗湿疹是在消风散上相加减.建议服用防风通圣丸或连翘败毒丸.
2016-03-06 08: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
2016-03-06 06:5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