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福元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登革热的表现症状多样,包括发热、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8-11-26 08:23
1.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9℃以上,多为持续性高热。
2.疼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及骨关节剧烈疼痛。
3.皮疹:于发病后3-6天出现,多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4.出血:常见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5.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登革热症状多样,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痛,24h内体温可达40℃。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早期已可见。发热持续2~7d。部分病例于起病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d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需数周后才能完全康复。
2016-03-05 04: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小容 主治医师
汉川市脉旺镇卫生院
一级
结核科
-
你好,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
2016-03-05 03: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2016-03-05 01:0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