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伴浅表性胃炎多年如何根治?
我患有慢性胆囊炎有五年多的时间了,经常感到肋涨疼,口苦,舌头黄白而厚腻,两边牙痕很深,还伴有浅表性胃炎,经经常肚子胀不消化,中药西药一直吃着但总治不了根。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慢性胆囊炎伴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治较为困难。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不当、细菌感染、胆囊功能异常、胃部黏膜损伤、自身免疫等。 1. 饮食不当: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易加重胆囊负担,诱发炎症。应保持清淡、规律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 2. 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胃炎。需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排泄胆汁功能障碍,影响消化。可通过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改善。 4. 胃部黏膜损伤: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刺激等均可导致。使用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5.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胆囊和胃组织。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但需严格遵医嘱。 慢性胆囊炎伴浅表性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注意饮食,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5-02-07 17:0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慢性胆囊炎(chronic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一)治疗 某些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可能通过饮食的节制及内科治疗而维持不发病,但疗效并不可靠.已伴有结石者急性发作的机会更多,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偶尔引致胆囊癌.故本症不论是否伴有结石,最佳的疗法莫如手术,而最好的手术方法是胆囊切除,只有切除胆囊,才能根本去除感染病灶,防止一切并发症.但症状轻微或长期未曾发作的患者特别是年老并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不宜随便作剖腹手术,以防止因手术带来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后果.在胆石症特别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高发地区,约80%的慢性胆囊炎是因胆道结石的反复发作所致.这些病例除胆囊切除以外当然还须并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或某种胆肠吻合术.反之,对伴有胆囊内无数小结石(石榴子样的感染性结石),除胆囊切除以外也必须作胆总管之切开探查,以免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中发生后患.一般说来,凡慢性胆囊炎症状明显,发作频繁而且剧烈者,特别是伴有胆囊结石者,手术切除之效果大多良好;反之如症状轻微,尤其是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作胆囊切除之疗效可能较差,应予以重视. 对年迈身体条件较差的病人可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如限制脂肪摄入量,服用利胆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临床上还有一些胆囊疾病,如明显的炎症表现,如胆囊积液,胆囊腺肌增生病,胆囊胆固醇沉积症,胆囊神经瘤病等,其临床表现类似胆囊炎,如症状较重时,也应进行胆囊切除术.
2016-03-02 06: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首先要弄清是哪一时期的,早期的话,要尽量在为发生转移以前,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配合化疗,放疗等等.最好去肿瘤科或肿瘤医院就诊治疗,让医生根据具体的病情,决定治疗方案,因为,必定癌症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透的.一切要以病情而定
2016-03-02 05:2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胆囊炎最重要的注意饮食,这个是其他其他治疗的基础。也可以减少疼痛的发生的。否则治疗效果也不好。首先建议要低脂肪饮食,低胆固醇饮食。建议口服熊去氧胆酸或消炎利胆片减轻症状,最好同时抗炎治疗。有的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2016-03-02 01:0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钱润荣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外科
-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为最常见的胆囊慢性病变.本病多以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而来.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属胆胀,胁痛,胆心痛,黄疸等病证的范畴.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右胁下不适或持续性钝痛为特征,亦可以持续多年而毫无症状.患者右上腹痛常发生于晚上和饱餐后,呈持续性疼痛,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右侧肩胛下区放射,如胆囊管或胆总管发生结石嵌顿时,可产生胆绞痛.发作的间歇期可有右上腹胀不适或胃脘灼热,嗳气,泛酸等症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汁浓缩或结石引起梗阻时,可呈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体怔:右上腹压痛及右胁叩击痛,莫菲氏怔阴性.部分病人右上腹可妇及囊性包块.也有一部分病人无阳性体征.临床诊断依据是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进油腻多脂的食物后诱发或加剧,体查右上腹压痛或叩击痛,B型超声波示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或有结石反射波.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病位在肝,在胆,与脾胃,肾有关.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为中请之府,内藏胆汁,肝胆同居中焦而互为表里;如情志不畅,所欲不遂.肝气失疏,胆汁贮藏,排泄障碍,气机不畅,可常见右上腹胀或腹痛,如情志舒畅,肝气条达则症状减轻或消失;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故唆气频频,纳呆;饮食不节,嗜油腻肥甘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湿热停滞,蕴于肝胆,故腹痛剧烈,口苦咽于;肝气横逆侵犯脾土,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气血精微以充养肾脏,导致脾肾两虚,故腹痛隐隐,食少便溏,虚烦少眠.肝胆湿热型.主证:右上腹疼痛,拒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疲乏,尿黄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治法:清利湿热,理气止痛.方药:龙胆...汤加减.龙胆草15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天1剂.方解:本方以龙胆草泻肝胆湿热;柴胡疏达肝气;黄芩,山桅子清热泻火;车前草,虎杖加强龙胆草的泻肝胆湿热之功;延胡索,郁金,枳壳疏肝,理气,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大黄泄热通便.加减法:热盛而大便秘结者加芒硝9克(冲),大黄改后下;恶心呕吐明显加法半夏12克,竹茹12克;腹痛剧烈者加芍药15克,甘草9克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2016-03-01 22:3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