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相关疑问,求专家解答
我是不是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已.因为我高中到现在8年时间里体检的结果都是这样.以前看一些资料说乙肝携带者中国有2亿多,很多携带者只是因为母婴传染等携带上的,很多都终身没有复发过乙肝,是这样吗?另外以前我弟弟初中体检的时候也体检出这样的化验单,是不是我就是因为母婴传染造成的,那我妹妹可能也是乙肝携带者吗?另外,如果是乙肝携带者,现在打疫苗有用吗?希望专家予以解答,谢谢了.初中到大学4年级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慧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全科
-
你好,你的情况肝功正常,但是不知道你的HBVDNA病毒复制的情况,所以不能简单说你只是携带.你这种情况打疫苗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已经感染了乙肝.对你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监测,随时观察肝功的变化,根据情况选择治疗与否以及治疗方案.你是乙肝携带,建议定期复查HBVDNA,肝功,彩超来评价你的肝脏状况,知道你的治疗,不适合继续打乙肝疫苗,生活上多加注意,不要熬夜,不要劳累,不要饮酒,最好避免辛辣饮食.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适当锻炼.祝你好运.医学发展到现在,还是很难将乙肝病毒清除完全,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对你的情况来讲,还是加强监测为主,也不用很担心,
2016-02-26 01:5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感染有乙肝病毒,不是大三阳,也不是小三阳.与小三阳更为接近.是否要治疗根据肝功能和B超的情况确定.如果它们正常.暂时不要治疗.
2016-02-25 21: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很多,肝炎时通常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麝浊试验,血清黄疸指数,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泳,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等.(1)血清转氨酶检查通常检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俗称谷丙转氨酶,简称ALT,以前称GPT)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俗称谷草转氨酶,简称AST,以前称GOT),是肝炎病人非常敏感的指标.转氨酶越高一般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越严重,并从某种程度上提示病情的轻重和愈后.(2)血清麝浊试验简称TTT,属于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反映了肝实质损伤的程度,也是肝脏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其升高的程度基本与肝脏损伤的程度平行.(3)血清黄疸指数,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检查主要了解黄疸的有无,程度及变化动态.一般认为,黄疸指数,总胆红素越高,则肝细胞受损害的程度越重,直接胆红素可帮助确定是否是溶血性黄疸.(4)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及蛋白电泳大部分的血浆蛋白都在肝脏内生成,故检查血清总蛋白及白,球蛋白的比值,即可了解肝脏受损害的程度.总蛋白下降,白/球蛋白比值减少,电泳试验r球蛋白增加,是肝炎的常见情况.(5)血氨肝脏是体内利用氨合成尿素的唯一器官,在严重肝细胞损害时,血氨可升高.(6)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脏是血液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当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时,常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临床表现.(7)甲胎蛋白简称AFP,持续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8)碱性磷酸酶简称ALP或AKP,肝炎时大多正常或微增,如同时有肝内胆汁淤积时,则ALP活力升高.不管肝功能检查的指标怎样变化,都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在肝功能中,ALT和AST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你的这两个指标正常,如果其它指标也正常,那你的肝功能就是正常的.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药物或办法,使感染了乙肝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复制留下的标志物消失或完全阴转.自愈是一个过程.自动转阴几率也就才2-5%.你只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肝功能几HBV-DNA久可以了,没有必要盲目的进行治疗.
2016-02-25 15: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血液传播多发生在80年代由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差,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献血没有检查hbsag造成的.我国1.2亿乙肝携带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80年代由于输血导致的乙肝传播.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所以HBV并不可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与七月二十四号国务院通过温总理签字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只有甲肝和戊肝不得从事食品生产乙肝可以从事. 特别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明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中只有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同桌吃饭,接吻等并不会造成乙肝传播..同时日本,美国,香港,澳门,包括乙肝携带者比例更高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入职,入学等常规体检中也没有检查乙肝血清学指标. 病毒携带,并不等于是病人,他必须是肝功能异常,有临床症状和HBV-DNA阳性了,这样才需要治疗,才能称为病人.护理误区:错误一:道听途说,自作主张 有些乙肝患者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只相信别人的治疗经验,听到别人说这种药好就用这种药,听说这种药不好就排斥这种药.其实,药物的效应和毒副作用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有些患者意识不到这点,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选来选去,总是选不到自己称心的药.所以,建议患者在资深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复诊. 错误二:心理负担过重 慢性乙肝患者终究有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这种现象使许多患者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其实,慢性乙肝罹患肝癌只是少数.对于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乙肝与肝癌的相关性,又要看到这种比例不是很高的现实.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心理负担过重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毫无益处.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乐观地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才是明智的做法. 错误三:盲目忌口 民间向来就有患病要忌口的说法,不少人道听途说,轻信乙肝患者不能吃鸡肉,羊肉,鱼肉等.不少乙肝患者列出长长一条“忌食”单.结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胡乱忌口,这样他们无法得到营养,几年下来,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些患者为了治疗肝病,天天“进补”,结果出现严重的脂肪肝.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带来的不良后果. 实际上,乙肝患者的饮食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基本原则是综合营养,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都需要,但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预防措施: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2016-02-25 11: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