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全身肿,可能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下肢静脉血栓、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可通过补充蛋白、改善心肾功能、抗凝、加强营养支持等方法来消肿。 1.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降低会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渗出。可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常用的有人血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等。 2.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水肿。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还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改善心功能。 3.肾功能障碍:肾脏排泄功能异常,水钠潴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4.下肢静脉血栓:血栓阻塞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必要时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5.营养不良: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代谢和循环。要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 总之,对于昏迷长期卧床全身肿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建议在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2025-01-24 00: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三、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四、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五、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六、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七、手术治疗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2016-02-20 14:5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脑溢血(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2016-02-20 11:5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