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岁青年焦虑、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如何改善
BR>,是24岁医生:你好!希望在这里能够得到你的帮助,我将非常感激!我现在的整体感觉是很焦虑!生活过的不塌实,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找不到生活的感觉!生活中具体事情的表现:比如说有人要吩咐我做什么事情,把我叫到旁边,跟我讲了要怎么做,但是在听的过程当中我会感觉到很担心,怕我能不能做好等等,总之就是不能100%投入在当时的事情之上;假若我在做事情,旁边有人来看着,我就不知道我接下来的事情要做什么,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假若说人家叫我把人家写的东西整理一下,打印复印装订几本,我整理了叫人家拿去装订去了,但是老是想着会不会有哪个地方会有问题;经常就是不确定,比如说在打印的过程当中、装订的过程当中突然发现有个地方不对,那到底是要改还是不改呢,在犹豫,一会儿人家装订好了,拿来看,不知道这个错误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人家说怎么这里会是这样,错了,不行,自己要被骂。还是选择重新装钉吧,装钉好了,但是重新装钉的费用写在上面,要怎么跟人家交待呢!心理太难受!改与不改,自己心理都难受!等等,很多。这些好像一直以来就有的,只是现在走入社会了,越来越发现了自己的这些东西,在学校真的和社会大不一样,学校还可以做做梦,现在不行了!现在做的工作以后是要和企业的人、政府的人,什么专家,什么领导打交道的,不光是技术性的,还有人际交流表达上的,觉得以后会吃不消了。自己也没有用心去做,应该是不是自己喜欢做的吧,在做,只是因为现在的就业压力大,这还算是很好的行当,最近几年会很赚钱,如果做的好的话!但是我又静不下来去做,焦虑。对城市的感觉不好,没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没有家的感觉。自己来自农村,很想回去,靠自己学的东西在那里应该会生活的很好,但是各方面的压力太大,回去也不太现实。回去创业的想法是有的,也在计划,但是好像觉得很不现实。有时候就是想法很多,但是想了就想了,没有去做,时间花了,还觉得很是痛苦,实现不了。近来很是健忘,老是在想东西,但是想不起来,看了的东西不太能记住,比如说认识了一个人,要记很多次他的名字,要重复的想和记才能记住。也经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比如说人家不诚信,自己心里很火;丢手机等自己容易把事情想的太复杂,很多事情想的不开。比如说和同学一起住,在做饭时同学很喜欢表现,有的时候自己受不了,就不愿意回去吃饭,就常在外面吃。现在一个人住,容易孤独,胡思乱想,容易感觉到生活的无味,没有什么乐趣!实在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现实,自己还很幼稚,不成熟。虽然从初中到现在一直是离开家人在外面读书,已经10年多的时间了,但是自己还不能独立,也还不能自强,思想上,行动上还是缺乏主见。一直以来自己的各方面,包括在校的学习成绩,在校时的工作表现,自己的为人等,表现还很不错,一直以来好像没有什么打的打击。自己家境不好,就把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因此也省了很多钱。学生工作也参加了不少,想提高以一下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到最后也还是没有得到提高,怕这怕那等等!对自己要求的太多,倒觉得很痛苦。现在觉得自己受打击的承受能力实在很弱。现在很是想什么都不做,休息休息!但是又不可能,时间不等人,年龄在增长。工作还是要工作,要不然那里有钱来吃饭。我现在深知自己的毛病,也很倘然面对,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怎么才能找到一个生活的方向。以前也做过心理咨询的,但是好像对自己的帮助不大。但真的希望有人给我做指导的,自己的判断经常会发生错误,受自己思维习惯的影响。通过自我分析,我觉得我是有抑郁,焦虑,强迫症。对吗?我该怎么办呢?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1-1714:52:33)谢谢各位医生给的建议!自己真的缺乏一些自信,做事情时畏首畏尾,不太大胆!这种做事情的方法不是认真吧?虽然是很小心,但是经常出错。有很多时候最不知要怎么做,太难受了!最怕被别人说自己不好的话。经常性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有很多是没有去听,因为自己并不感兴趣,但是这样就显得和人家有沟通障碍一样!我很承认也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调节努力最重要,这些很多我都懂,但是却很难调节过来,老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变之后,最后还是没有改变!真是希望能够和各位医生、老师的互动交流来改变!我很乐意成为大家分析案例以及研究对象的!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24 岁青年存在焦虑、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等问题,可能与心理压力、性格因素、成长环境、认知偏差、缺乏应对技巧等有关。 1. 心理压力: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大,导致内心焦虑紧张。可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运动来缓解。 2. 性格因素:本身性格内向、敏感,易产生不自信和担忧。尝试参加社交活动,逐步锻炼自己。 3. 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可能影响自信建立。要正视过去,努力改变现状。 4. 认知偏差:对自身和外界评价不准确,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学习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5. 缺乏应对技巧: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多学习相关知识,积累经验。 总之,要改善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逐步培养自信和应对能力。同时,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2025-01-22 05:4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的话语中透露出了由于需要生孩子所产生的焦虑无奈矛盾等负性情绪,其实无论领养,借精子....作为你的丈夫都需要签字负责,以后就算离婚他同样具有养育责任,你不必担心.........至于你希望自己在这件事上能够既成全你们夫妻,也同样照顾到他哥家,这对于传宗接代思想的家庭是合理的(只要日后保证家庭的美满).......和你丈夫商量好是前提...........
2016-02-20 00:3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人工受精技术是不成问题,但会引起很多纠葛,甚至会发生家庭大战。那样的话,还不如领养一个孩子。
2016-02-19 21: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渴求生育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只是人工受精容易引发一些象你考虑那样的实际问题,应该与丈夫商量,如果两人能达成一致,并且你仍然对将来孩子的扶养问题上有所顾虑,可以采用公证的形式,对一旦婚姻破裂时,孩子的归属和扶养问题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也不失一种好办法。
2016-02-19 11: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希望你们领养一个孩子。性与爱情的排他性决定了你丈夫不可能在内心里接受你和他“哥哥”的孩子。这样做可能后患无穷,达不到你期盼的效果;对孩子的成长将非常不利。
2016-02-19 07:1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