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对于 73 岁老人出现一侧堵塞,另一侧堵塞达 90%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堵塞部位、症状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1. 身体状况评估:需要全面评估老人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确定其能否耐受相应的治疗。 2. 堵塞部位判断:明确堵塞发生在血管、气管还是其他部位,不同部位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3. 症状表现:如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4. 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以稳定斑块、预防血栓形成。 5. 介入治疗:若条件允许,血管堵塞可考虑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6. 手术治疗:在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管搭桥手术等。 总之,对于这位老人的情况,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改善预后。
2025-01-21 06: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家庭防治措施●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放松精神愉快陕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适度锻炼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具体计算方法是,从220减去年龄数,再乘以O.75.例如您今年60岁,那么(220—60)x0.75:120次,如果超过120次,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做好曰常保护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应急措施如果出现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扩冠药.症状严重心电图变化时按心肌梗塞处理.梗塞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塞,梗塞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有帮助的天然药草黑萝卜,三七,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它们都对心肌梗塞的治疗具有帮助.
2016-02-18 02: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患者的情况最好注意了。患者最好进行支架的植入手术,平时低盐低脂饮食,适度的休息,不要劳累。
2016-02-17 23:3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