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出现多种心理和行为异常,如何应对?
总是不断给自己找问题,自己好好的就是不舒服,总要找麻烦。有语言强迫,不提醒还好,现在光给自己提醒,一提醒就听不懂别人说话了,因为心里光重复别人说话,烦躁啊!还有一些提问等。还有就是看书时原来会看不懂书的内容,这应该是因为注重局吧,看字去了。还有就是这几天看书就跟在和自己开玩笑似地,总有很多无聊的问题出现。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的事,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应为我觉得苦和乐不在客观的事,而在主观的心,吃就吃。.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摆脱;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还有好多啊!我都不想活了,现在看到书就烦啊,害怕,又怕自己提什么问题,因为自己是个暗示性很高的人,所以下次做事时就光想起来,就烦得很,郁闷的很。2009年10月,离家上了高一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和事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该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强迫思维、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失控等。这些问题可能由心理压力、环境变化、性格特质、认知偏差、神经调节失衡等因素引起。 1. 心理压力:高中新环境带来的学习和社交压力,可能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应学会合理调节压力,如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 2. 环境变化:离家后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使人难以适应。要积极融入新环境,建立新的社交支持系统。 3. 性格特质:本身较为敏感、暗示性高的性格,容易受外界影响。需增强心理韧性,培养积极的心态。 4. 认知偏差: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如认为苦乐取决于主观心,影响行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 5. 神经调节失衡: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可能影响情绪和思维。必要时可通过药物调节,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但需遵医嘱。 出现这些问题不必过于焦虑,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多数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和缓解。
2025-01-17 05:3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心病得心医,建议您心理咨询与治疗,同时注意要自己从内心调理自己,凡事不要追求完美。
2016-02-16 21: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强迫症自救手册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第二阶段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自救步骤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1、外在线索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2、内在线索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三、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四、确定恐惧等级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五、进行系统脱敏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六、阻止回避行为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注: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
2016-02-16 20:0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保刚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戒毒所
-
您好,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祝早日康复!
2016-02-16 08: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建议最好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接受检查和治疗。
2016-02-16 0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