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清 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胃肠肛肠外科
-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套入相连的肠腔内,引发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常见原因有饮食改变、病毒感染、肠道发育异常等。 1. 饮食改变: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如从母乳转换为奶粉,或添加新的辅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引发肠套叠。 2.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等感染肠道,引起肠道功能失调,增加肠套叠风险。 3. 肠道发育异常:肠道先天结构异常,如肠管过长、系膜固定不良等,易发生肠套叠。 4. 肠痉挛: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可能造成肠管位置移动,引发套叠。 5.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更容易出现肠套叠。 总之,肠套叠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促进康复。
2025-04-03 22: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进了其邻近的另一段肠管中,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发生于四岁以内的肥胖婴幼儿.因为小儿肠管的长度及肠系膜均较长,易活动,且小儿肠道发育尚不完善,肠蠕动不规律,某些因素很容易引起肠蠕动紊乱而导致肠套叠.肠套叠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腹部肿块.经手术复位的患儿应注意:(1)维持胃肠减压的正常功能,减轻胃肠张力,有利于吻合处愈合.(2)术后定时扩肛或作钢管排气,如有排便,排气,单纯肠套叠复位病人即可恢复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则停止胃肠减压,给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增加.(3)作肠套叠单纯复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烧,除对症处理和补液外,应给缓泻剂,促使肠内容物及早排出体外.(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术后5-7天,如果患儿出现上腹痛,发热,切口红肿或破烂或形成肠瘘,应立即通知医生,按急诊手术做好准备.预防小儿肠套叠需从平时开始注意:科学喂养,饮食规律,不能过饥过饱.添加副食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减衣物,不宜滥用驱虫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2016-02-14 21:1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肠套叠术后注意:1.术后定时扩肛或作肛管排气,如有排便,排气,单纯肠套叠复位病人即可恢复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则停止胃肠减压,给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增加.2.作肠套叠单纯复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烧,除对症处理和补液外,应给缓泻剂或服中药“通肠汤”,促使肠内容物及早排出体外.3.作肠外置或肠造瘘者,必须经常更换敷料,注意保护皮肤,待病情好转,再作进一步手术.
2016-02-14 06: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