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磊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
胆囊息肉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常见的手术方法有胆囊切除术、胆囊息肉切除术等。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数量、症状等因素。 1. 胆囊切除术:对于息肉较大、有恶变倾向、症状明显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通常会选择胆囊切除术。这是一种较为彻底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息肉恶变及相关并发症。 2. 胆囊息肉切除术:适用于息肉较小、单发、基底部较窄且无明显恶变特征的情况。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息肉,保留胆囊功能,但术后需密切随访。 3.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4. 开腹手术:在某些复杂或特殊情况下,如粘连严重、存在其他腹腔病变时可能采用。 5. 术中病理检查: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决定手术范围和方式。 总之,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定期复查。
2025-04-02 20: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
2016-02-14 15: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胆囊息肉可有右上腹不适,多在体检时发现、有一定的癌变率,可做胆囊摘除术。手术有开腹和腹腔镜胆囊摘除两种方法,腹腔镜属于微创,创伤小恢复快可作首选,相对价格高一些。一般在2万元左右。手术方式技术比较成熟,手术成功率较高。
2016-02-14 11: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关于胆囊息肉手术方法有哪些,胆囊息肉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泛指向胆囊腔突起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因症状轻微,所以该病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更多有关胆囊息肉手术方法有哪些的信息,可咨询当地医院。"
2016-02-13 20:1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