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侯红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盆底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解剖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因素以及肠道功能紊乱等。 1. 解剖结构异常:如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结构的松弛、薄弱或损伤,可能导致盆底支持功能下降。 2.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盆底神经受损或肌肉功能失调,影响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3. 激素水平变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可使盆底组织萎缩、弹性下降。 4. 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盆底功能。 5. 肠道功能紊乱:如慢性便秘、腹泻等,使盆底肌肉长期处于过度紧张或松弛状态。 总之,盆底综合征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其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31 21:4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直肠膨出(rectocele)?直肠膨出(rectocele)系直肠前壁疝入阴道后壁。可无症状,但多数表现为排便困难,也有些主诉肛门疼痛、粪便渗漏、肛门出血等,可能还有阴道脱垂、尿失禁等其他症状。体检或排便造影时可发现直肠阴道隔松弛,有低、中、高位3种情况。低位者位于肛提肌上方,源于分娩时创伤,以肛门括约肌区松弛为主(如呈大便失禁,应行括约肌成形术)。高位者多见于会阴下降者,经阴道近端膨出,多呈肠膨出、生殖器脱垂。中位直肠膨出最多见,典型病人于排便时需用手顶住阴道。如出现碎渣状粪便,需手指抠出,或排粪造影示一段不排空的直肠突出,或其长度超过3cm等情况,则为直肠膨出所致。
2016-01-28 19:5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在考虑对盆底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先进行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种需用在生理治疗学家的详细指导下方能进行的训练活动,通过有针对性地对盆底进行锻炼,对便秘及肛门疼痛均有一定的疗效。对经过上述治疗失败的患者,仍应十分慎重地选取择期手术治疗,即使便秘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肛门疼痛,也不能把消除疼痛作为手术治疗的终极目标。目前所做的直肠肌分裂术及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的疗效也不十分确切。
2016-01-28 18:4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85%的排便致肛门疼痛患者用力排便过程中,肛管内超声可检测到肛门括约肌变短变厚(耻骨直肠肌变短变厚更为显著),而同样的变化仅见于35%的正常人群。肛管内超声检查对诊断盆底肌肉协调障碍及肛门痉挛有一定意义。
2016-01-28 18: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产后盆底肌肉损伤? 妊娠期重力主要作用在盆底肌肉上,加上子宫重力日益增加,所以盆底肌由于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分娩的过程同样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容易在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根据统计分析,我国女性有一半的人在分娩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查看全文»
你可能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