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脾胆囊切除相关疑问
我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小的时候身体各方面还好,16岁得了一次蛔虫钻胆,之后就身体发虚,非常容易出冷汗,黄疸明显,容易疲劳,以前喜欢吃油腻食品,饭量大,胃口好,最近感觉右上腹时常胀痛,全身无力。经过医院确诊:脾脏中度肿大(上述遗传病引起),近期发现胆囊萎缩(40mm*22mm),肝右叶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暂未治疗。医生根据我的情况建议进行脾脏和胆囊同时摘除。近来半个月,我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饭量减至以往的三分之一,最近感觉较良好,未出现右上腹胀痛的现象。想得到的帮助:1、脾脏和胆囊都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我本来体质就很差,如果把脾和胆都切了,以后是不是身体会特别差了?2、是否必须切掉胆囊?可否采取保胆取石?3、萎缩的胆囊还能恢复功能吗?是不是切后会易得结肠癌?4、像我这种情况,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不切会不会有恶变的可能?非常着急,急盼医生回复。先感谢了!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魏巍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肝病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面临脾脏中度肿大、胆囊萎缩伴结石等问题,对脾胆囊切除有诸多担忧,包括术后身体状况、胆囊处理方式、萎缩胆囊恢复及恶变风险等。 1.术后身体状况:脾脏和胆囊切除后,身体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一些不适,如消化功能减弱。但随着身体的适应和调整,一般不会特别差。人体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其他器官会逐渐承担起部分功能。 2.胆囊切除必要性:对于胆囊萎缩合并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情况,保胆取石通常不是首选。因为胆囊萎缩意味着其功能严重受损,且结石和炎症易复发,切除胆囊更有利于避免病情反复和并发症。 3.萎缩胆囊恢复:萎缩的胆囊通常难以恢复正常功能。而且,胆囊切除后并非一定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生风险,这种说法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4.其他处理办法:目前的情况,手术切除脾脏和胆囊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如果不切除,脾脏肿大可能导致贫血、黄疸加重,胆囊问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炎症、胆道梗阻等,存在恶变的可能。 5.综合考虑:在决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您的情况,医生的建议是基于全面的评估和专业判断。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2025-03-27 23: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晓峰
太原显微手外科医院
一级
手外科
-
你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会使红细胞形态不正常,在通过脾脏时,会有大量不正常的红细胞被脾破坏,引起贫血、黄疸、脾大。所以这种病的治疗方法就是切牌。把脾切除后黄疸、贫血的症状很快就会消退,能使你的体质得到改善。你患的胆囊炎和胆结石确实需要切除胆囊,这样同时手术你所受的损伤和痛苦要比分次手术小。这两个器官对你来说留着弊大于利,对身体的重要机能不产生影响,你可以放心的。
2016-01-27 20: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本地的医院找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胆结石病因: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胆结石治疗:您好,目前""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单纯胆结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此种手术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的,它需要一种核心技术,即纤维胆道镜的熟练应用.纤维胆道镜是一种光纤维传导的软性内窥镜,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症.结石有大有小,小的如同泥沙,必须要用胆道镜将它们全部取得一干二净,如果未受过专门训练是不可能掌握这一技术的.所以,患者在选择医院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选择有信誉的医院医生建议: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2016-01-27 19:3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