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马松炎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憩室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肠壁结构异常、肠腔内压力升高、饮食因素、肠道运动异常、年龄增长等。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肠壁结构异常:肠壁的肌肉层薄弱或先天发育不良,使得肠壁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向外膨出形成憩室。 2.肠腔内压力升高:长期便秘、肠道梗阻等导致肠腔内压力增高,促使憩室形成。 3.饮食因素:低纤维饮食使粪便体积小、质地硬,增加肠道压力,易引发憩室。 4.肠道运动异常:肠道蠕动过慢或过快,影响肠内容物的正常传输,增加憩室风险。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肌肉功能逐渐减弱,也可能导致憩室出现。 总之,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憩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上,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憩室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3-26 23: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结肠憩室是结肠壁向外凸出形成袋状。可以是单个,但更多是一连串由肠腔向外的囊状突出。结肠憩室可分为真性与获得性两类。真性憩室是结肠壁的先天性全层薄弱,憩室含有肠壁各层。获得性憩室则系黏膜通过肠壁肌层的弱点疝出,因此它是继发于肠腔内压力的增高,迫使黏膜经肠壁肌肉的薄弱区向外突出。1.内科治疗 急性憩室炎无并发症时可先采用内科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广谱抗生素和严密临床观察等。一般,胃肠减压仅在有呕吐或有结肠梗阻证据时才使用。可供选用控制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杆菌的抗生素很多,不用抗生素自行消退的急性憩室炎也常看到。补充食物纤维和解痉剂在处理急性憩室炎患者中并无地位。大多数病例经内科治疗其症状将迅速减轻。2.手术指征 目前认为需要手术处理的情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并发症憩室病患者:另一类则为憩室病引起各种并发症,综合起来,对具有下列情况者应予手术治疗:①急性憩室炎初次发做对内科治疗无反应者;②急性复发性憩室炎,即使第一次发作时经内科治疗获满意效果,但当复发时应考虑做选择性切除术;③
2016-01-25 15:1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就是肠道里多出了很多憩室,这种情况平时可能没有症状,但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憩室炎,穿孔,甚至肠道梗阻。建议:你如果现在不做手术的话,以后可能还会出现各种肠炎症状,若出现梗阻和穿孔就麻烦了,需要急症手术。因此建议还是手术切除比较好,因为憩室很大,容易发生并发症。这个手术对生活影响不大,很快能恢复,术后就能解决问题。目前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憩室炎
2016-01-25 11: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您好,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憩室是怎样形成的原因比较多,有些是遗传性的,有些和饮食有关,也有和个体体质有关。建议去相关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以便得到合理的治疗。
2016-01-25 09:0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憩室是指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经肌层向外突出的袋状结构,其形态学特点是位于结肠系膜与对系膜两结肠之间,自结肠壁突出囊状物,或沿结肠带侧成串排列。先采用内科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广谱抗生素和严密临床观察等。如果无法治愈的话,可采用手术治疗。
2016-01-25 03: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