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相关问题咨询
我父亲在5月28日突发脑出血,送往医院后诊断为右侧脑部出血27.5毫升,已经凝结,保守治疗,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八天后转入普通病房住了20天后出院了,现在出院24天了,自己可以坐起来,人扶着他可以走,只是右脚走路时拖着,左手还是动不了,但是都有知觉,出院时,医生说血已经吸收了三分之二,现在一直在服用丙戊酸纳缓释片,奥拉西坦胶囊,复方活脑舒胶囊,我想问一下像我这样需要多长时间恢复?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在平时锻炼的时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需不需要采取中医协助?有没有必要去康复医院?谢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程刚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脑出血后的恢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康复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 1.出血部位:不同脑部区域的出血对功能的影响不同。如果出血部位关键,可能恢复较慢。 2.出血量:出血量越大,对脑组织的损伤越重,恢复难度相应增加。 3.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较慢。 4.基础健康状况: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不利于恢复。 5.康复治疗: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能促进恢复。 6.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康复的依从性和效果。 总之,脑出血后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与配合。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2025-03-26 05:3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等。多有情绪激动或用力病史.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2016-01-24 06:5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至于早期脑出血,多因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所以1要适当控制一下血压,可使用硝酸甘油或立其丁等药物,一般控制在160mmHg左右,2使用止血药物2-3天,同时要使用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及使用脱水利尿剂治疗.以控制颅高压.
2016-01-24 01: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您好,这个情况是否可以恢复清醒,或恢复到什么程度,现在很难说,因为必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也就是出血量多少,具体部位,脑组织受损的程度等等,因此,具体预后情况必须要综合分析判断,不管如何都需要积极配合治疗,这个没有特效药
2016-01-23 21: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德进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二级乙等
外科
-
1,脑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通过训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出院后坚持训练。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肌力在Ⅱ级以下者,应鼓励病人自己活动。瘫痪肢体功能训练时,指导病人用意含对患肢发出冲动,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反复训练,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达到上肢可举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为提高生活处理能力,可指导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侧肢体瘫痪时,可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取物;穿上衣时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脱衣时则相反。训练病人用一只手穿脱鞋、袜、衣裤,使用拐杖及习步车辅助行步等。失语病人,应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发音,在到讲短句、短语。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2016-01-23 13: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